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22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提前為後事埋單 “生前契約”産品現身市場引爭議

  • 發佈時間:2016-04-06 05:29:42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楊穎超 本報記者 熊筱偉

  4月4日清明節,成都市郊望山陵園,前來掃墓的市民張銘剛下車,就被宣傳“生前契約”的橫幅廣告所吸引。“簡單説,就是提前安排好自己殯葬的事。”一旁的工作人員解釋。“這不是電影情節嗎?”張銘驚訝道。

  在歐美已普及的“生前契約”,對我們來説還是件新鮮事,在網路上迅速引來關注同時,也面臨著爭議。

  提前支付鎖定價格波動風險

  什麼是“生前契約”?該業務經營方、北京某公司西南區總經理陳雪梅介紹,客戶生前敲定所需殯葬服務,並預先支付一筆費用,即可在故去後獲得相應服務,“從入殮到告別儀式,包含除墓地外的所有支出。”

  在她看來,新模式可讓老人從容安排後事,不麻煩子女;而對孤寡老人來説,則解決了無人操辦後事的尷尬。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近4年來殯葬服務價格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提前支付費用可鎖定價格。

  成都市殯葬業協會會長蔣鵬程表示,目前殯葬服務價格缺乏行業標準,隨意性較大,新模式有助於行業價格和服務流程的公開透明。

  根據公開資料,“生前契約”模式始於19世紀的英國,目前在美國、日本等國已普及,市場佔有率在7成以上。國內南京、上海、重慶等地也有推行。

  陳雪梅介紹,今年內,公司會將該産品推廣到省內所有地級市。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內暫未發現其他企業有意從事這一全新業務。

  提前購買服務誰來監督服務品質

  清明節前推出,4天共有不到20人諮詢,成交兩單。陳雪梅坦言情況不如預期。更讓她沒想到的是,最近在成都展開的100份隨機調查問卷中,願意接受“生前契約”的受訪者不足10人。“等需要服務時,估計還要10多年,公司要是中途跑了或者垮了咋辦?”今年77歲的成都市民王輝擔心。對此陳雪梅表示,“生前契約”含一份保險公司保單,若未享受殯葬服務,可按保單執行“返還支出費用+每年3%複利”。這和目前定期存款利息大體相當。

  更多擔憂,來自服務監督。

  “一般消費的好壞,由消費者來評價和維權,但(生前契約的)消費者都過世了,服務好不好誰來管?”有網友這樣表示。陳雪梅認為,子女或其他家人自然可監督。若是孤寡老人,可由社區監督。而成都市望江路街道共和路社區主任林曉俊則表示,對孤寡老人過世社區只給予基本喪葬保障,無力辦理商業服務的品質監督。

  陳雪梅坦言,她所在公司主要為網路平臺,具體業務由與之合作的10余家線下殯葬服務公司執行。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成都殯葬服務公司多為未在相關部門登記的小企業乃至“個體戶”,服務水準有限,“平臺模式”難免造成服務品質良莠不齊。而南京、上海等地的“生前契約”均由有相關服務能力的大型墓園等提供。“生前契約”在川有無市場前景?“畢竟是新事物,一切都還有待檢驗。”蔣鵬程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