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牛考研輔導員”不該是高校輔導員樣板

  • 發佈時間:2016-04-06 03:32: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身為“80後”的吳湘鋒,現為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兼任高分子材料專業大四班級的輔導員。作為一名博士輔導員,全班30名學生,其中21人被錄取為2016年碩士研究生。考研學生中,其中16人被“211工程”大學錄取,佔升學總人數的76.1%。(4月3日中國新聞網)

  從“最牛考研宿舍”到“最牛考研班級”,再到“最牛考研輔導員”,在中國高校,但凡與考研沾上邊,又能在數量上超出常規的,總能引起媒體極大關注,然後火速傳遍網路。其實這與高中“升學成績再創新高”“哪個學校出了狀元”沒啥區別,背後還是“教育好就是考試好”的傳統思維,如果説基礎教育受限中國國情搞應試教育可以理解,那麼大學還拿升學考試説事,並讓“登峰造極者”成為樣板,實在是不合時宜,更是對高等教育的曲解。

  全班30名學生,其中21人被錄取為研究生,可以説在升學考試中成績斐然。如果沒有猜錯,全班剩下9位同學很有可能大多參加了考研,只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考上。這21位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包括16位211高校研究生,繼續深造是否就是最佳選擇?大學教育不是應試化高中教育的延續,而應給學生多種可能性,讓學生在嘗試中發現自身特長,選擇最適合自身的人生之路,不管是升學、創業、就業,還是考公務員,其中沒有優劣,只有是否適合。

  筆者並不反對大學生考研,但現象性規模性考研就很不正常。為了延遲進入社會、認為考上研究生就不必顧及社會,顯然並非理性之舉,而有些高校和輔導員恰恰為了讓渡自身責任,提倡學生一擁而上考研。考上研究生又如何,真實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脫節,將來就業時還是大問題,對社會就業一樣造成負擔,而本科母校卻能收穫“多少畢業生考上研究生”的榮譽,卻不管正是自身的應試教育讓“職業考生”因為知識結構不足每每活在社會邊緣。

  “最牛考研輔導員”現象的背後,是輔導員隊伍背景單一的困境。現在高校輔導員不是碩士,就是博士,學歷水準越來越高,但輔導員的職責決定了,不是學歷越高就越好,他們除了要關心管理學生學習生活,還要引導學生做出最有利的生涯規劃,從學校到學校基本沒有進入社會的輔導員,受自身閱歷所限,最能給予學生的指導就是“讓學生考研,鼓吹考研有多大好處”,是否從而導致一些高校考研越來越好,直接就業越來越差?高校成了考研輔導班,“學霸型輔導員”是否在從中推波助瀾?其實,高校輔導員隊伍,現在最該充實的不是高學歷畢業生,而是有成功社會闖蕩經歷的高素質人士。

  “最牛考研輔導員”是搞應試教育高校的“霸氣測漏”,高校應該是發掘、發展學生多元潛力的所在,輔導員來源應該有多元背景,為學生能力充分發掘、發展計,“最牛考研輔導員”不該是高校輔導員的樣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