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草莓之鄉”強大草莓産業

  • 發佈時間:2016-04-06 00:29:3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草莓在浙江,浙江草莓在建德。

  17℃的新安江,孕育了建德唯美的自然山水,也形成了冬暖夏涼的小氣候。在這個獨特的小氣候下,即使是嚴冬酷暑,農作物也能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為草莓種植提供了天然溫床。30年的發展史,草莓成了建德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

  從産地銷到銷地産的轉變

  建德的草莓種植史要追溯到1982年,當時建德市柑橘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從杭州引入幾個草莓品種,開始在原建德市良種場、白沙公社鎮新安江大隊十八塢的自然村和楊村橋公社緒塘大隊進行露地試種,到1984年全市草莓栽培面積僅有5.8畝。雖然這些露天草莓只有20余天的採摘期,但讓試種的村民們嘗到了甜頭。1989年從省農科院引進休眠淺適合大棚栽培的優質鮮食草莓品種——豐香,開啟了大棚草莓反季節栽培的歷史,建德草莓産業發展步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期。

  隨著草莓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建德草莓産業遇到了新問題:當地土地面積少,市場競爭激烈,草莓鮮果不利長途運輸銷售。建德莓農轉換腦筋求新求變,開啟了異地種植草莓的模式,建德草莓很快遍佈全國各地,實現了從産地銷到銷地産的轉變。

  到2008年,全市共有15個鄉鎮(街道)107個行政村9469個農戶從事草莓生産,草莓種植面積佔到了全省草莓生産面積的35%以上,草莓産業總産值達到46703.9萬元。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異地草莓平均畝産值為1.56萬元,全市外出異地種植草莓總産值實現了2.4億元,已經超過了本地草莓産值,打造了建德草莓的半壁江山。

  打造“放心草莓”工程

  一個個建德草莓生長的實景大棚被創意性地搬到了城市的中心,採用最新型的立體栽培技術,一株株開著白花、挂著鮮果的近千盆草莓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是2015年年底在杭州舉辦的第八屆建德新安江中國草莓節開幕現場的一幕。

  一起展示的,還有建德市在落實草莓安全方面所採取的多項舉措。包括針對莓農進行的草莓種植資格認證、農業投入品管控機制和措施、蜂果共生預警草莓安全的研究成果及應用、草莓監督抽檢等措施。

  據悉,建德草莓安全首先從“人的因素”抓起,種草莓必須持證上崗,從業人員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才能獲得政府頒發的“草莓師傅證”。對本地的草莓種植戶實行一對一安全監管員制度,促進莓農生産自律,並在田間、販銷、上市多環節實行草莓品質監督抽檢,通過多環節抽樣檢驗,杜絕不合格草莓流入市場。建德還在農資經營點設立“草莓放心農資專櫃”,篩選出一批防治效果好、安全性高的農業投入品,規範投入品使用,杜絕其他農業投入品進入草莓生産過程。

  此外,建德市還建立了草莓安全追溯體系,消費者掃一掃草莓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知道草莓種植、施肥、采收、運輸、銷售等詳細的資訊,有問題的草莓無法逃脫溯源追查。

  在各個草莓大棚推廣“蜂果共生系統” 通過物聯網技術和數據分析,監測蜜蜂出巢和返回數據、蜜蜂死亡數據的異常,來預警草莓安全。在草莓種植保護區內嚴禁污染企業進入,讓草莓也“喝上”農夫山泉水源地的水。

  2015年,建德市先後出臺了《草莓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打造“放心草莓”工程實施方案》,旨在通過三年努力達到做強總部,做大草莓産業。

  拓展産業鏈讓草莓走得更遠

  在不久前結束的“建德草莓論壇”上,來自北京、遼寧等省市和省內的專家與莓農們進行了零距離交流,幫助莓農拓寬眼界,探索拓展産業鏈。

  目前,建德市在下涯鎮下涯村、春秋村、金洲村規劃建設千畝海峽兩岸草莓文化創意産業園。園區以紅群草莓園為核心,引進台灣創意生態農業模式,結合主題樂園、創意産品、科普教育、休閒養生、民宿餐飲等,把草莓産業從種植銷售延伸到深加工和文化創意領域。引導草莓專業合作社、企業和家庭農場結合草莓休閒觀光開發鮮食草莓加工産品,鼓勵企業研發草莓醬、草莓酒、草莓糕點以及草莓菜品等多種深加工産品,延長産業鏈,增加草莓附加值。

  新增草莓觀光采摘示範點10個以上,示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草莓觀光産業。提升建德市紅姬草莓專業合作社、楊村橋草莓觀光休閒種植園、紅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航頭草莓專業合作社、杭州禾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5個省市草莓觀光采摘遊示範基地,建設吃住娛一體化配套設施。草莓觀光采摘覆蓋全市草莓種植面積60%以上。草莓採摘遊已成為建德草莓産業的新亮點,2015年接待採摘遊客達15萬人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