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安港:開啟“海陸空”全通道時代

  • 發佈時間:2016-04-04 21:30:5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嘉楠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期“陜西開放經濟觀察”專欄,關注陜西開放經濟的重要功能平臺—“西安國際港務區”。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西安港”步入了“海陸空”立體開放大通道時代,實現了8年前,成立之初的承諾“為西安開埠建港”的目標。

  3月28日,對於西安國際港、西安電商行業來説,是一個值得紀念並載入發展史的日子。這一天,國內首條“陸空聯運”跨境電商貨運直飛航線開通,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發,成功降落在西安。

  數字更具説明力,抵達西安國際物流週期下降了2/3,貨運成本節約近一半,物流成本降低了1/4。小小的包裹,聯通起了亞歐大陸空中走廊。“西安港”繼“海鐵”“陸鐵”“陸路”“陸空”後,跨入了“海陸空”立體化開放大通道時代。

  打造西部地區電商産業創新高地及電商企業聚集區,力爭2017年電商産值過千億,推動西安、陜西逐步成為西部乃至全國領先的電子商務産業高地,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構建全方位、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積極擔當和戰略平臺……

  這些,在西安港,正在一步步由紙上藍圖,變為現實。

  從“慢郵”到“飛遞”開啟跨境電商物流新時代

  2016年3月24日,李陽在“愛特線上”上選購了一套化粧品,打算在女朋友生日的時候送上一份驚喜。按照以往經驗,至少要提前一個半月下單。然而29日,他就意外地發現,僅僅過去4天,跨境而來的“寶貝”已經踏上西安本土,三天內他就可以收到。這樣短的送貨時間,甚至比在境內還快,讓他非常滿意。

  李陽也許不知道,他買的“寶貝”是因為在3月27日登上了全國跨境電商物流新模式“第一機”——阿姆斯特丹直飛西安跨境電商貨運包機,才改變了國際跨境電商直購“慢郵”的旅程。

  以往由於西安無法開展跨境電商備貨模式,跨境電商的企業只有通過“客機帶貨”或者“外地轉運”的方式實現直購進口貨物的流轉,這種物流方式不僅時效性差,還存在諸如“丟件”、“通關緩慢”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

  從去年12月開始,西安國際陸港投資發展集團公司(陸港集團)積極探索“海外倉陸空聯運”的國際運輸模式,決定開展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直飛西安的跨境電商貨運包機測試,並成功開通歐洲至陜西的“陸空聯運”跨境電商貨運直飛航線,打造了一條“直通歐洲、聯結世界”的“陸空聯運”國際走廊。

  據悉,此次“陸空聯運”跨境電商貨運直飛由陸港集團主導,共裝載貨物約100噸,其中,陜西省內貨物75噸,重慶、鄭州等其他城市25噸。所有貨物由西安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平臺入區企業,根據消費者事前所下訂單在歐洲直接採購,主要有奶粉、嬰兒輔食、空氣凈化器、日化商品、廚具及其他小家電等商品。貨源主要來自荷蘭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德國科隆、杜塞爾多夫、法蘭克福和英國倫敦等歐洲國家,通過陸地運輸至荷蘭,在荷蘭海外倉按照訂單需求進行二次包裝。

  力推常態運營創“西安港速度”做電商行業翹楚

  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區的西安國際港務區,以洋貨碼頭、Ulife進口商品直營店為平臺,聚集了一批進口産品展示、交易、倉儲、物流、金融、軟體服務的現代企業。跨境電商産業成為西安國際港務區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引擎。“洋貨碼頭”是西安國際港務區全力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前鋒,依託西安綜合保稅區開展進出口貨物交易、通關、物流配送、支付結算貿易等一系列工作。Ulife西安港進口商品直營店,依託“西安港”港口功能優勢和西安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打造進口商品線上與線下集中展示交易的平臺,在店內即可通過掃碼購買來自20多個國家的2000多種民生商品。

  對於消費者而言,消費滿意度不僅體現在産品品質和價格上,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據計算,此次“海外倉陸空聯運”的國際貨運模式將原來的96小時抵達西安的國際物流週期降到30小時,物流成本降低了1/4,進口商品品類增加了3倍。通過國際港務區“洋貨碼頭”、“Ulife”及時分送到消費者手中,使廣大市民擁有了更方便快捷、物美價廉的購物體驗。

  “花一樣的錢,甚至更少的錢,從‘坐汽車’變成‘坐飛機’”,“洋貨碼頭”入駐企業、西安界通商貿有限公司亓斌告訴記者,“沒有了轉運費用,運費從原來的每公斤15元下降到了每公斤不到8元。我們有信心,如果可以常態化運營,我們的營業額將數倍增長。”

  作為此次包機的重要合作者,巨大的市場潛力,讓林德物流集團董事長龐玉良很感慨:“此次包機是一次試航,沒想到很快就滿載了,這在我們以往和其他地區的合作中很少出現。最近還有許多企業打電話詢問包機事宜。”這也讓他更堅定了接下來的合作信心:“打通西安和歐洲之間的空中走廊,實現無縫對接,不僅能夠讓貨物更快交付消費者,也能夠帶動陜西內陸出口增長,我們正在排定期航班,爭取最晚5月底之前,第二架航班起飛,未來將做到一週四班,有來有往。”

  “這是西安國際港務區打造電商産業高地,建設‘中國內陸第一大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大步”,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楊明瑞信心滿滿的告訴記者:“通過我們的積極實踐,一定會把國際港務區打造成引領中國跨境電商發展,改變全球跨境物流格局的行業翹楚。”

  造港開埠

  蝶變“陸海空”國際綜合聯運樞紐

  西安市委常委、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韓松説:“我們只有將西安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變成産業優勢和發展優勢,陜西的經濟發展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益。經過八年努力,西安國際港務區基本實現‘為西安造港開埠’的承諾。”

  從八年前“內陸港”概念的提出,西安國際港務區就一直堅定地擔任著將內陸港從概念變成現實的“先驅者”。

  依託西安綜合保稅區、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支撐平臺,通過與青島港、阿拉山口口岸、霍爾果斯等口岸建立密切的戰略合作夥伴聯繫,開啟了“內陸港口時代”。墨爾本港直髮西安港海鐵聯運航線開通,首趟“長安號”國際貨運回程班列駛抵西安,加之“陸空聯運”跨境電商貨運直飛航線開通,至此,“西安港”跨入了“海陸空”立體化開放大通道時代,成為陜西、西安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構建全方位、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積極擔當和戰略平臺。

  據陸港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屈錦薇介紹,下一步,西安國際港務區將力推西安至歐洲跨境電商貨運包機常態化運營工作,逐步開通西安與中亞、南亞、美洲的“陸空聯運”跨境電商貨運直飛航線,打造西安與各大洲跨境電商的“陸空聯運”新通道。進一步發揮“西安港”外向型經濟平臺作用,提升西安市對外開放的品質,為陜西省擴大對外開放作出更大的貢獻。

  八年的時間,從“西安東部一座無名小鎮”到“陸海空”國際綜合聯運樞紐,西安港走過了世界大港百年發展的歷程。今日的西安國際港務區,正以堅定的步伐,向著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中國內陸第一大港”邁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