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放河南敞開胸懷擁抱四海賓朋

  • 發佈時間:2016-04-04 21:30:5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胡震傑 杜元釗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2015年12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鄭州成功舉行,十余國政府領導人齊聚鄭州、引領舉世矚目之後,第十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也將於4月8日至10日在鄭州舉行,同時舉辦的還有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而數月之後,2016博鰲亞洲論壇秋季高峰會議也將會在鄭州進行。

  一年時間內三個國際性盛會相繼花落河南,文化為根,經濟為葉,河南正開出走向世界、吸引四海賓朋的幸福花。

  文化:

  全球華人的根脈所在心靈故鄉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從夏代到北宋,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佔據中國八大古都半壁江山。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陳林黃鄭”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

  河南名人輩出、燦若群星,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商鞅、蘇秦、岳飛,科學家、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佛學家玄奘等,還有現當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鴻昌、吳煥先、楊靖宇,革命先輩鄧穎超、彭雪楓、許世友,“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等。生生不息的河南人鑄就了“勤勞”、“純樸”、“善良”的精神品格,五千年歲月榮光鑄造了河南人“誠實”、“守信”、“仁義”的道德品行。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裡有“人祖”伏羲太昊陵,有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有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記載著人類祖先數千年前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臺測景臺標誌著人類就是在這裡開始探索宇宙空;“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舉世聞名,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千百年來成為中原大地歷史畫卷的最好見證。

  經濟:

  資源雄厚基礎堅實動力強勁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河南已經成為中國第一農業大省、重要的經濟大省、新興的工業大省,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書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嶄新篇章。

  2010年到2015年,河南生産總值由2.3萬億元增加到3.7萬億元,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大陸省份第五位;工業增加值超過1.7萬億元,是2010年的1.65倍,居全國第5位、中西部第1位;糧食總産量接連跨越1100億斤、1200億斤兩個臺階。

  隨著産業轉移、擴大內需深入推進,河南的區位、市場、資源稟賦、産業基礎、交通物流樞紐、人力資源等特有的綜合優勢日益彰顯,正在成為支撐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板塊。

  河南工業基礎雄厚,産業門類齊全。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大省,著力發展汽車、電器、裝備、節能環保等高成長性製造業,積極培育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改造提升食品、煤炭等傳統支柱産業。加快推進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資訊服務、金融保險、文化旅遊等高成長性服務業,積極培育健康養老、科技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外包、商務會展等新興服務業,不斷提升商貿流通、房地産等傳統支柱服務業。著力打造現代農業大省,建設高標準糧田,培育現代農業産業化集群,發展都市生態農業。三個大省建設為海內外客商參與河南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河南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大省,原煤和發電量均居全國前列,河南電網位於華中、華北、西北電網連結位置,西氣東輸、北煤南運及多條輸油管道貫穿河南。

  河南著力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2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25個,國家級眾創空間6家,高新技術企業1353家,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基礎更加堅實。

  開放的河南正敞開胸懷誠邀四海賓朋,共用發展機遇,共創豐碩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