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過度擔憂”中國經濟沒依據

  • 發佈時間:2016-04-03 08:08: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受世界經濟增長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引發了西方一些機構帶有明顯“顏色”的偏見,不斷唱衰中國經濟。繼國際評級公司穆迪下調中國評級展望為負面之後,另一評級公司標普日前也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專家稱,這種對中國經濟的“過度擔憂”缺少事實依據。

  標普稱下調中國評級展望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再平衡的推進可能慢于預期,並預計中國政府和企業杠桿率將惡化。紐約世邦魏理仕集團副主席達西·斯塔肯表示,不贊同標普下調中國評級展望的結論,認為標普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而低估了中國推進經濟結構改革、應對經濟風險的能力。她還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堅定的信心,認為中國經濟隨著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裏德斯教授也對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認為國際上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悲觀“沒有任何基礎可言”,也“沒有事實根據”。他分析,國際社會之所以會感到悲觀,主要是因為看到中國出現資金外流和股市動蕩。相反,皮薩裏德斯看到的卻是,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等政策,所以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對於標普所關注的金融風險方面,來紐約參加中國商務論壇的宜信公司首席執行官唐寧對記者表示,宜信公司在支援普惠金融發展方面,通過稅收優惠、補貼獎勵、貼息等措施,撬動金融資源重點“支農、支小、扶弱”,促進解決“三農”、小微企業和弱勢群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建設金融風險防範機制方面,宜信公司打造了一張市場化的金融風險防護網,為投資者權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事實上,對於國家主權信用評級涉及很多方面,不僅包括具體的、能夠客觀衡量的經濟增長、財政收支、外匯儲備等“硬指標”,還需要考慮政府體制機制等“軟環境”,如政府效率、法治建設等。這些體制機制方面的因素,在長期內影響著經濟的潛在增長空間。而正是由於中國近些年在政府效率、法治建設等方面所取得的積極進步,使得我們在應對西方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展望有了底氣。

  對於西方評級機構下調中國評級展望,財政部給出了回復,指出評級公司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實體經濟債務、國有企業改革、金融市場風險等方面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結構性改革取得的進展,評級公司還需要深入了解和全面評估。

  長期以來,西方對中國經濟的“過度擔憂”一直甚囂塵上。一旦中國經濟進入平穩期,外界對中國的唱衰聲便四起。“金融大鱷”索羅斯在今年初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就稱中國的經濟會硬著陸,而美聯儲主席耶倫前些時候在紐約的一次演講中也公開稱中國經濟轉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在增大。與此同時,國際投行高盛卻認為,投資者誇大了中國經濟減速對全球造成的衝擊。中國經濟和銀行領域的直接和間接風險敞口規模尚不足以對主要經濟體和金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當前,正在轉型的中國經濟的確有自己的難題,中國正努力以自己的方式破解這些難題。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客觀指出問題是為了防範風險,但肆意放大問題則是在製造風險,這不僅于中國無益,同樣於世界無益。

  (本報紐約4月2日專電 袁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