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技術轉移服務業助力科技成果産業化

  • 發佈時間:2016-04-01 05:06: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不久,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揭曉,“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項目入選。如今,這一人類歷史上首支可預防相關胃腸疾病發生的“胃病疫苗”已完成試生産,即將上市。

  不過,鮮有人知的是早在多年前就已完成臨床試驗的“胃病疫苗”,曾因資金緊張幾次差點“夭折”。協助“胃病疫苗”成功融資2.5億元,完成産業化“臨門一腳”的正是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投融資僅是轉化中心提供的諸多服務內容之一。眼下,這家創建於1997年底的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已由當初為技術買賣雙方牽線搭橋的“紅娘”,逐步演化為集技術轉讓(國內)、技術許可(國際)、技術(産品)並購、科技金融等內容為一體的技術商業化合作專業服務商。“現在,從技術項目篩選→評估→包裝→策劃→推介→談判→簽約→履約→驗收,這一套全流程系列服務我們都可提供。”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芮國忠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在延長服務鏈條向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的同時,轉化中心也實現了服務者兼投資者角色的轉換。“近年來,中心從國外引進了30多個生物醫藥項目,參與投資了5個項目,比如中心參與投資的核糖核酸分子片段抗癌創新藥物,目前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芮國忠舉例説。

  轉化中心的變化並非孤例。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技術轉移中心、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中北國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越來越多的技術轉移機構像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一樣,將服務內容大大擴展。這也是未來技術轉移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發展初期我國技術轉移機構同質化比較嚴重,大多提供資訊諮詢、技術成果推介、仲介撮合等服務。”科技部火炬中心技術市場管理處副處長陳彥告訴記者。我國的技術轉移服務業發端于技術市場開放初期,當時為促進技術商品的流通,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發展各種技術仲介機構和交易場所”。伴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技術轉移資訊不對稱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此時技術轉移服務若仍停留在“仲介”階段,已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技術轉移機構的職責應更多回歸初衷,逐漸向技術産業鏈前端和後端延伸。”陳彥説。

  對此,芮國忠也頗為贊同。“沒有技術的商業化過程,就沒有技術的産業化應用。”在他看來,技術轉移服務應圍繞促進創新技術最終産業化和應用來提供,這一服務應貫穿從研發到産業化的各個環節,覆蓋全産業鏈。

  目前,覆蓋大學、院所、企業等各類主體的技術轉移機構規模逐步擴大,構成了我國技術轉移服務體系的中間力量。據有關統計,近年來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總數已達450多家,創新驛站的區域站點50家,基層站點300家,區域和行業技術轉移聯盟30家,技術經紀人1000余名。

  “技術轉移服務業的春天來了。”兩年前陳彥等人形成這樣的共識。近日,隨著《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的出臺,陳彥那顆剛平復不久的心又開始劇烈跳動。“2015年全國技術市場的成交額已經達到9835億元,政策市場環境利好,未來中國技術轉移服務業前景可期。”她信心滿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