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震資訊服務與地震波賽跑

  • 發佈時間:2016-04-01 05:06: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提升預警資訊的發佈速度、大數據拼圖能夠助力精準救援……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科技人員在地震資訊發佈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隨著這些技術的推廣,地震資訊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的需求,又能推進地震資訊服務産業常態化

  近年來,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地震資訊服務一直在與地震波賽跑。通過網際網路預警、大數據拼圖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地震資訊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了解地震資訊的需求,又能夠推進地震資訊服務産業的常態化。

  網際網路提升預警速度

  近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與移動資訊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共識,地震臺網將致力於縮短地震發生後緊急資訊的産出時間,並借助移動互聯網終端技術,將預警資訊高效、精準地推送至受地震影響區域用戶的手機上,為用戶贏得黃金避險時間。目前,整個過程可在60秒左右完成,未來還有望繼續縮短。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表示,地震部門一直在尋求與新興網際網路技術合作的機會。因為要想將地震資訊迅速告知公眾,最缺少的就是中間的傳遞環節。“網際網路可以結合地震部門重要資訊發佈的需求和社會公眾迫切需要知道震情災情的需求,實現應急資訊的實時推送。”潘懷文説。2013年4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正式對外提供自動地震速報服務,並積極通過地震速報APP、微網志、微信、網站等對外同步發佈地震資訊。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新媒體負責人侯建民表示,地震研究是一門古老的行業,與網際網路結合能不能給地震減災工作帶來一些變化,還要等待時間的檢驗。如何通過網際網路為公眾提供細緻專業的地震資訊服務等,地震部門正不斷嘗試和改進。

  記者了解到,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在已發佈的地震速報APP上,搭載大數據的運用,不僅能為用戶提供實時地震資訊,還能通過某一破壞性地震,讓用戶了解到地震發生前後的人員分佈情況;在臺網中心自主建設的網站上,也已經充分利用雲計算,應對地震突發時海量用戶對網站的訪問;此外,地震臺網中心開設官方微網志賬號,實現自動發佈地震消息,還拓展出給當地粉絲發私信、推送地震實時消息等多元功能。這些都是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在網際網路大環境下的積極嘗試。

  大數據助力精準救援

  網際網路助力地震資訊推送“跑”得更快,脫胎于網際網路的大數據同樣能夠實現防震減災工作的有序開展,地震大數據的獲得和運用更激發公眾的參與和協作。

  侯建民介紹,地震大數據主要在震感分佈、救災現場實時反饋和地震熱力圖這三個方面嘗試運用,並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益。“地震大數據裏面最為核心的是人,我們在整理大數據時,重點關注的是人的情況,受災群眾在什麼位置、什麼時候受災、當地震感有多強、災區現場又是什麼樣的,這些都是我們蒐集地震大數據時的著重點。”侯建民説。

  2008年汶川地震,全國大多救援物資和救援力量都第一時間向汶川聚集,但事實上北川的受災情況更為嚴重。如果能結合地震大數據對震感分佈進行具體統計和分析,就能夠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使地震救援工作的開展更加科學。大地震發生後,救援力量到達現場仍需要一定時間,在這段時間裏,現場的群眾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將具體情況實時反饋,便於相關部門收集後科學調配救援力量。

  此外,依據大數據形成的地震熱力圖,還能夠清楚了解到受災人群的位置,以及震中周邊的人員數量、密集程度等,通過實時數據支援可以對地震直接影響人口、間接影響人口作出初步判斷評估,方便抗震救災工作的進一步延伸。

  侯建民表示,相比傳統的戶籍人口統計,基於線上人口實時繪製的地震熱力圖將會是今後地震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性支撐數據,它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真實分佈,從而有助於提高人們的地震應急能力。

  除了地震大數據,移動資訊平臺一方面根據用戶的點擊、收藏和分享,包括在一條資訊上閱讀的時間等記錄,搭載數據統計系統的處理,整合成極具資訊含量的大數據;另一方面,通過用戶授權系統獲取其地理位置,從而促使系統推送與用戶息息相關的本地資訊等,再次運用大數據實現個性化、定制化的資訊推薦。

  綜合資訊服務有前景

  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與上下運動的縱波相比,水準運動的橫波才是造成損壞和傷亡的“元兇”,而地震橫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千米至4.0千米/秒,和地震縱波5.5千米至7.0千米/秒的傳播速度相比要慢一些。

  地震預警就是通過密集監測地震縱波的信號,並充分利用縱波與橫波速度間的時間差,在破壞性較大的橫波到達設防區域之前,向地震周邊民眾及時發出提醒,如果用戶可以儘早收到被推送的地震資訊,就有機會完成緊急避險,最大限度地降低災難造成的損失。

  研究表明,地震發生時,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傷亡減少14%;如果預警時間為10秒,人員傷亡則可減少39%;如果預警時間達到60秒,人員傷亡則可減少95%。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山有表示,地震時房屋等建築物的倒塌和周邊附屬物的傾覆掉落等,是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的直接原因之一。而當用戶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能夠預留出幾十秒的時間,及時逃生或做好避震措施等,就能大大減少損失,這對企業和公共場所來説,都是廣泛適用的。

  地震預警、防災減災,借助移動網際網路窗口和對大數據的採集利用,是在現代技術接軌權威、透明資訊模式下,為公共服務帶來的一種全新可能,進一步加強了公共服務的傳達力和公信力,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産權益。例如,2015年4月尼泊爾地震後,谷歌、臉書都相繼為受害地區的群眾推出尋人服務,不斷革新的網際網路技術逐漸面向社會公眾,形成了以地震資訊網路化管理為支撐的多元化、多層次資訊服務平臺。

  潘懷文透露,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將啟用“地震速報機器人”來生産地震速報新聞,除了基本的地震速報參數和震中地圖外,由機器人自動編寫的地震速報新聞稿還可囊括離震中最近的縣級市、地級市和省會城市等資訊,甚至包含該區域的歷史地震資訊,極大地豐富現有的地震速報內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