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的收購東芝 捕“魚”還需捕“漁”

  • 發佈時間:2016-04-01 02:10:33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公司觀察

  在今後的40年裏,美的集團能否充分利用好東芝這只會下“蛋”的“公雞”,進而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才是衡量這宗交易值與不值的標準。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日本東芝公司與中國美的集團于3月30日下午達成最終協議,美的以約537億日元(約合3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權。通過這次收購,美的集團將獲得東芝品牌40年的全球使用權和超過5000項與白色家電相關的專利,以及東芝公司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銷售網、製造基地等。

  美的集團成立於1968年,這與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東芝公司相比,在國際知名度上顯然略遜一籌。因此,這起收購與稍早前台灣鴻海集團收購日本夏普公司一樣,均有助於提升收購企業在國際的知名度。

  而且,完成此次收購後,美的能夠借助繼續使用東芝品牌的優勢打入門檻較高的日本市場,同時基於東芝擁有的銷售網,美的還能夠鞏固其在亞洲市場的銷售地位,可謂一舉兩得。

  從2014年至今,赴日旅行的中國遊客數量屢創新高,隨之而來的是日本的馬桶蓋、電飯煲、空氣清新器等家電成為熱門商品。因此,在赴日中國遊客勢頭短期內不會減弱的背景下,美的此次收購亦是對日本市場的一次深遠佈局,就如同當年蘇寧電器收購日本電器連鎖店Laox一樣。

  近年來,中國企業頻繁“走出去”進行海外收購,但收購對象大都集中在能源類企業。然而,從今年年初海爾集團收購美國GE家電部門,到今天美的集團收購日本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這似乎説明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對象逐漸從能源類企業轉變為技術類企業。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美的雖然獲得了控股權、品牌使用權等,但核心技術依然牢牢掌握在東芝自己的手裏,美的得到的是“魚”,而非“漁”。

  至於作為曾經享譽國際“leading innovation(引領創新)”的東芝公司,如今淪落到被收購的地步,主要在於其自身的原因。2015年4月,東芝公司被發現涉嫌虛報收益情況。同年9月7日,東芝公司承認在過去7年中虛假誇大了收益情況,虛報數額比實際收益高出2248億日元。而同一天公佈的審計結果顯示,東芝的電器和工程集團凈虧損達378億日元。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從早前的三洋電器到如今的夏普、東芝,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日企相繼被收購不免令人感到遺憾。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以2200億日元的高價收購洛克菲勒中心,令“日企買下美國”的擔憂瀰漫西方世界,甚至令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到現在都對日本心懷不滿。拋開歷史的局限性不談,日企今天的衰落亦是提醒中國企業惟有創新、變革才能永葆企業青春。

  當然,現在評判美的是“逆襲”還是“接盤俠”仍為時尚早。畢竟在今後的40年裏,美的集團能否充分利用好東芝這只會下“蛋”的“公雞”,進而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才是衡量這宗交易值與不值的標準。

  □陳洋(日本東洋大學博士)

  經濟評論投稿信箱:jingjipinglun@vip.sina.com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