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完成硬任務要有硬辦法

  • 發佈時間:2016-03-31 14: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産能,是水泥行業當下最關鍵的一項任務。事關行業的生死,必須採取最果斷的措施、最有效的辦法、下最大的決心、盡最大的努力,才能實現目標。

  現實選擇

  2016年,水泥行業的形勢從未有過地嚴峻。2016年和去年相比需求量可能還會下降,但供給量卻還在增加,新建、在建熟料産能還有2億多噸,這些都釋放出來以後,水泥産能將達到40億噸,産能利用率也就50%多,這是水泥行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前幾年每年全行業還有700億~800億元的利潤,2015年近半數企業産生虧損,2016年如果做不好,可能就會全行業虧損。因此,我們必須正視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面對岌岌可危的行業現狀,中國建材集團宋志平董事長髮出了這樣的聲音。2月16日,人民日報《化解水泥行業過剩困局——對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思考》的文章,3月2日,人民網《對話中國建材宋志平: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月6日,經濟日報《水泥業去産能怎麼看怎麼辦》,1月18日,中國建材報《做好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發表了宋總對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行業形勢的基本認識,以及化解水泥産能過剩矛盾的一整套想法。這些,都體現了建材行業領軍企業和領軍企業家對行業發展的傾心關注。

  春節前,宋總説,做好供給側改革時不我待,水泥行業應凝聚共識,主動出擊,圍繞調整結構和優化市場,打好化解水泥産能過剩的“七招”組合拳:一是鼓勵聯合重組;二是嚴格禁止建新線;三是加大淘汰力度;四是加強國際産能合作;五是大力開展錯峰生産;六是開展以協會為主導的行業自律;七是支援大企業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打好組合拳的主體有政府主管部門、協會、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及社會相關方面。

  春節後,宋總的思考又深入了一步,去産能是一項硬任務。簡單來説,就是:完成硬任務要有硬辦法。

  “水泥行業的出路,主要是區域整合,理性關閉多餘工廠,立法禁止新建工廠,依法反對不正當競爭。”

  重溫歷史

  過去,宋總更多地強調,我們要站在思想和道德的高地上來思考解決問題,而現在,除了思想和道德之外,他還加上一條,就是依法治理和解決問題,而對於去産能這樣異常艱巨的任務,沒有一定的硬辦法,是難以完成的。

  有意思的是,當下的一些情況,早在七年前的2009年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宋總就已經預見到了,而且也提出了預警的辦法意見和措施。可惜的是,當年宋總的意見和建議,在水泥行業快速發展的幾年中,大大地被忽視了,行業的發展,正是沿著另一個方面一路走了過來。

  翻開當年的新聞報道,我們發現:

  早在2009年,宋總就提出了水泥行業合理的區域佈局是使市場競爭有序化的根本方法,同時,還提出了採用“休克療法”來化解過剩矛盾的想法。當時的報道裏説:“如果沒有科學的佈局,讓水泥企業一哄而上都去建設,然後打惡仗,最後倒閉,這不僅不利於行業的發展,也會産生相當高的能耗。水泥這個行業裏已經不能再消耗,不能再打仗了。我覺得中國的水泥應該採用‘休克療法’,先休克,該停掉的停掉,該規劃的規劃,該調整的調整。在科學的佈局下、在有效的監管下進行良性競爭,避免無序競爭,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

  “市場有自由競爭的一面,市場也有理智的一面。我這個人相信理智的一面,我相信企業和人都是理智的。大家理智地劃分、主導各自戰略市場區域的格局,我覺得這是今後大企業相處的一個原則,這樣才能進行良性而有序的市場競爭,促使行業健康發展。”

  宋總當時就對水泥行業提出了警示:“國家四萬億投資的拉動給了水泥行業一個巨大的機遇,但這個機遇是國家應對金融危機所採取的非常規性措施。這麼大力度的基礎建設投入,這麼大力度的農村建設投入,其階段性是十分突出的。在這個時候,行業同仁們一定要清醒,要看到是政府的投資拉動政策幫助了水泥行業,大家應該倍加珍惜,借助這個機會很好地調整結構,嚴格控制産量,大力淘汰小立窯。不要因為有了這麼一個短暫的機會,腦子一熱又開始擴大産能。”

  對於當時局部地區産生的産能過剩現象,宋總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種投資的盲目性一是源於地方的引資熱情,二是源於其他行業過多追求多元化而盲目進入水泥行業,三是水泥企業盲目靠新建生産線追求規模。這種情況下,要實現水泥的合理佈局,應該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在水泥生産線集中的區域,要積極淘汰落後産能,限制或禁止上新線,實現佈局的自我良性化;二是要限制建設大型熟料生産基地,如果一個地區熟料規模過大,本地市場消化不了,就會長距離輻射進入區域外市場,這樣做的後果是容易破壞市場秩序,帶來惡性競爭。”

  訪談中,宋總一再説,對於水泥産品來説,其區域性特徵和非貿易性,決定了科學合理的佈局是維持水泥行業“長治久安”的方向。市場競爭要建立在合理佈局的基礎上,佈局要根據區域的水泥需求量來確定,合理佈局是使市場競爭有序化的有效方法。

  宋總説,當年他還提出了10個觀點,現在看來,依然非常鮮活生動有力。一是中國建材集團通過推動資本運營和聯合重組兩個輪子,實施大水泥區域化戰略,促進了水泥行業有序增長;二是中央政府拉動內需投資四萬億給水泥行業帶來技術結構調整和組織結構調整的難得機遇,應倍加珍惜;三是多年來水泥行業價值沒有隨著社會平均價值的增長而增長;四是水泥行業的成長方式要從追求數量的增長變為追求價值的增長;五是大企業集團要用自律的心態帶頭維護市場,推進市場健康化;六是行業的利益高於企業利益,企業利益孕育在行業利益之中;七是中國水泥行業應形成大企業主導各自戰略市場區域的格局;八是合理佈局是使市場競爭有序化的根本方法;九是過度競爭最終將損害行業本身;十是提升行業價值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現在重溫宋總當年的講話和懇切的忠告和建議,如果當時,大家能統一思想,做出積極而理性的選擇和安排及作為,那水泥行業就會完全避免今天這樣一種十分嚴峻而又被動的局面了。

  行業期待

  採訪宋總,給我們一個很深刻的印像是,歷史的經驗和教訓非常值得行業來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回味,並從中得到一些啟示,給行業未來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生態環境。

  我們對壟斷的理解和對反不正當競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回顧行業發展的歷史,溫故而知新。看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行為,壟斷行為在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裏是很難出現的,而不正當競爭卻是比較容易出現,而且會給這個行業的持續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甚至是災難性的打擊,對此,過去我們缺乏正確的認識。

  2016年的行業形勢已經嚴峻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再不去努力採取硬措施硬辦法,整個行業就將全面虧損。宋總説,當下,政府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大企業及相關方面,必須一致行動才能取得效果。而且,必須通過立法來建立相關機制,依法約束各個方面的行為,確保去産能任務得以實現。

  關於去産能,怎麼看,怎麼辦,回顧一下歷史,我們就更清楚了:

  宋總説,回顧行業發展的歷史,我們從辦工廠到收工廠再到關工廠,在這個過程當中,都是為了維護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而採取或者需要採取的辦法,這也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現實選擇。

  這些重要觀點和政策建議以及即將進行的一些重大改革舉措,都是水泥行業按照自身發展規律來進行的調整和完善,都是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實現行業的利益和價值。這些重大的改革舉措,也是水泥行業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去産能任務的必然選擇。

  最重要的是,行業上上下下都明白了這個道理,又能夠統一思想和行動,痛下決心,齊心協力,嚴格自律,共同擔當起責任,為了大家共同的長遠的利益,為了行業的美好未來,協同一致,努力來完成去産能這一重大的歷史任務。

  這是我們的期待。 (本文作者為《中國建材報》總編輯孟憲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