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英媒:中國新經濟企業表現搶眼 但總體比重太小

  • 發佈時間:2016-03-31 14: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道 英媒稱,中國從投資推動的經濟向消費引領的經濟轉變的過程與駕駛混合動力汽車有相似之處。雖然司機可能傾向於使用更環保的電動引擎,但他會發現,在扭矩不足時,不得不切回到更傳統的汽油推進模式。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9日文章,這一類比來自國際金融協會主席蒂姆·亞當斯,它概括了中國政府在試圖提高消費導向型“新經濟”的動力時所面臨的挑戰。“新經濟”依賴服務業、技術升級和更環保的生活。

  亞當斯説:“隨著時間推移,混合驅動將越來越多地提供所需動力。不過目前仍然扭矩不足,無法翻越山脈或在逆風中行駛。”

  北京在建設“新”經濟方面取得了什麼樣的進展?它從目前依賴於投資的發展模式轉變的過程會順利嗎?

  一些預兆看起來是樂觀的。數據公司萬得資訊對2015年各企業財務報告的分析表明,在國內A股上市的“新”經濟企業的表現明顯優於“舊”經濟企業。

  68%的A股上市公司已公佈財務報告,萬得資訊説,去年“新”經濟公司——包括住宿服務、商業服務、資訊技術、科學研究、運輸和零售部門——平均每股收益為0.48元人民幣,與2014年的0.45元相比有所提高。

  2015年A股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創2011年以來的最高點。2011年的平均每股收益為0.5元,當時中國官方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為9.5%。去年官方GDP增速下滑至6.9%,為25年來最低點。

  萬得資訊説,相反,“舊”經濟部門——包括農業、建築業、公用事業、製造業、採礦業和房地産業——去年平均每股收益從2014年的0.35元降至0.33元,遠低於2010年創下的0.52元這一近期高點。

  此外,表現最好的部門都是服務型經濟的支柱——金融服務、科研、批發零售和衛生部門。這進一步表明轉型正在進行中。

  處於另一端的則是工業聯合企業和採礦業,這兩個板塊都報告了每股凈虧損。

  儘管這些跡象表明企業層面的轉型正在進行,但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轉型的證據並不那麼令人信服。

  中國的問題在於,雖然它的很多新經濟公司可能充滿活力、能賺錢並具有創新能力,但它們在總體經濟中所佔比重太小,不足以在投資中佔主導地位。

  在中國的官方行業調查中,這一現狀顯而易見。這項調查涵蓋了中國幾乎所有規模企業——共約32.8萬家,而A股上市公司僅2828家。

  牛津經濟諮詢社亞洲經濟主管高路易計算得出,2015年,接受調查的企業平均利潤率降至5.8%,而2010年創下的近年最高點超過7.6%。

  高路易還説,傳統的、投資主導的行業在經濟中所佔的高比重,意味著中國要實現雄心勃勃的增長目標會很難。中國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經濟年增速不低於6.5%。他説:“即便今年要達到6.5%的增速也不容易。”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持類似觀點。他説:“我相信從長遠看,新行業能夠彌補舊行業。但在今後兩年內,它們無法做到這一點。由於裁員和不良貸款很可能增加,轉型會特別痛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