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綜合施策促土地股份合作社規範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3-29 02:29: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林樂芬顧慶康

  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發展促進了土地規模經營、新型職業農民等新生事物的出現,逐漸改變著農村面貌,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與此同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發展也遇到了各種問題與困難,績效增長受阻。

  據筆者對江蘇南京、泰州等市的調研,有相當一部分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分紅並未實現增值,農戶難享土地增值收益;各地區社員農戶對合作社的組織治理水準評價不高。為解決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中的問題,促進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規範化發展,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合理利用財政政策逐步引導,形成以多要素為主、單要素為輔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在江蘇已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試點的98個縣(市、區)中,入股方式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只有土地經營權參股的“單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土地經營權與資金、技術等生産要素共同參股的“多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由於“內股外租”的單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並不參與經營,可給予相對較低的資金支援;而自營的多要素土地股份合作社,可給予較高額度的資金支援,並且在其他農用生産要素上給予更大幅度的優惠政策。此外,可給予與自營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的企業以政策支援,提高企業與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的積極性,確保自營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産品銷量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提高農戶自身素質與組織治理水準。重視對合作社集體農民的治理團隊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其管理水準,為土地經營權股權化的推行提供人才骨幹支援。還要提高作為股東的集體農民的文化素質、科學水準,對他們進行農業技術以及其他的技術培訓,使其具有脫離傳統農業生産和從事第二、三産業農産品深加工及市場行銷的新型農民素質,或爭取就業及轉移勞動力的市場優勢。

  第三,考慮地區與農戶的差異性,引導農戶加入適合的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各地區可從當地農業勞動力轉移的實際狀況出發,考慮教育、産業等差異性,實施不同的地方性政策。此外,應充分考慮到農戶自身稟賦的差異性,設計多種要素的折價入股方式,提高農戶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於學歷相對較低、家庭養老保險率較低以及個人已經從事非農行業的農戶,可引導他們僅以土地入股;對於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或農業經營技術、資金,並有志於從事農業産業化行業的農戶,則可引導他們以技術、資金以及勞動力等多元化要素折價入股。

  第四,以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為平臺,促進農地抵押與農業保險發展。規模經營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對資金的需求增高,並且信用風險相對個體農戶較低,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名義向銀行提交農地貸款申請,大幅度增加了農地抵押貸款的額度和可獲性,從而緩解了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運作過程中投入不足以及融資難的困境。土地股份合作社以農地抵押以及其他渠道獲取資金後,由於農業生産經營風險高,仍存在一定的違約風險。據此,應該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增加農業保險産品,設立保險扶持基金,形成多重風險保障體系。

  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