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羊還羊”精準脫貧

  • 發佈時間:2016-03-29 02:29:4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傳君

  南江黃羊是四川省南江縣經過多年選育而成的優質肉用山羊品種,早在1998年就經農業部正式命名。一直以來,南江縣山區農民把飼養南江黃羊作為家庭經濟主要來源。

  近年來,南江縣將南江黃羊作為主打地方農業品牌之一,成立四川北牧南江黃羊集團有限公司(北牧集團),組織全縣大力發展黃羊産業,目前全縣常年存欄量達44萬隻以上。

  邁向2020年,南江縣的全面小康戰略也給南江黃羊提出了挑戰:經梳理出的1400余戶適合養殖南江黃羊的貧困戶,通過3年扶持,必須全面脫貧,走上小康之路。

  從2014年起,南江縣逐步探索出一種新模式:即“財政、農業、金融、專合、企業五方”共保,借“一隻公羊”“20隻母羊”給貧困戶,使該戶一年半後“收入5萬元錢”。

  今年,南江縣開始全面推廣“五方共保”的“一二五”模式,當地決策層稱之為“精準扶貧羊模式”。

  安心養羊,讓貧困戶脫貧

  推廣南江黃羊之初,南江縣曾煞費苦心,但收效甚微。“政府免費送給農戶的種羊,不少人根本沒用來繁殖發展,而是等幹部一走就殺來吃了!”縣農業局有關人士感慨説。

  但也有些安心養羊的貧困戶,通過養羊實現了脫貧致富。團結鄉羅溝村63歲的羅紀太,因家貧至今單身未娶,家裏還有一個智障的弟弟同樣單身,也得靠他照顧。“過去連吃飯都成問題,現在我圈裏隨時都有一百五六十隻羊,價值20余萬元。”羅紀太驕傲地説。

  前不久,記者來到海拔1000多米高的羅溝村,羅紀太正撫摸著他那些寶貝疙瘩:小羊羔。“僅這3天,就下了28隻!看得人心裏樂開花。”羅紀太那8間羊圈已經養不下了,只好把閒置多年的豬牛圈騰出來,改造一下,用來養羊。

  羅紀太養羊始於2011年,“外出打工年齡大了沒人要,而且我走了弟弟就沒人照顧,後來看別人養羊確實能掙錢,便決定養羊。”當年,政府給予1.5萬元補助用於建圈舍,羅紀太又東挪西借共籌足19萬餘元,建起了8間圈舍,買回50隻種羊。

  2012年羊價高達50元/斤,羅紀太賣了幾萬元,之後每年都能賣七八萬元,“現在我只欠幾千元債了,今年以後我就能年年有存款了……”去年南江縣在進行對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工作時,已經將羅紀太的名字從卡冊中劃掉了。

  羅溝村是南江有名的貧困村,村裏因貧未娶的單身漢不少。老實巴交的羅紀國家裏的4間土坯房破敗不堪,32歲的老小夥子仍無姑娘青睞,年邁的父親很著急,也沒法讓他分家獨立去過日子。

  “2014年4月,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們開始養羊,經過近兩年,如今已發展到108隻,還完了3萬多元貸款,現在只欠兩萬多元的私人債了,今年我們的日子就可翻身了……”説到這裡,父親很高興,羅紀國的嘴邊也有了笑容。

  “一二五”模式助推400貧困戶脫貧

  “從2014年4月到2015年底,通過養殖南江黃羊脫貧的農戶有400余戶。”南江縣農業局局長陳曉初説,這400余戶能脫貧,是因為成功實踐了“一二五”模式。

  2014年初,承擔全縣南江黃羊種羊繁育主要責任的北牧集團,通過全縣的南江黃羊養殖專業合作社來推行“一二五”模式:借1隻公羊和20隻母羊給有養殖條件和養殖意願的貧困戶,公羊每一年交換一次,母羊分三年還給北牧集團,以幫助貧困戶一年半後賣羊就能收入5萬元以上,3年後每年收入10萬元左右從而脫貧步入小康。

  以南江縣沙河鎮建新村貧困戶陳永木的故事來説明,便一目了然。2014年6月,陳永木通過五郎南江黃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向北牧集團借了1隻公羊和20隻母羊,簽訂的合同是第一年還母羊4隻,第二年還母羊6隻,第三年還母羊10隻,每一年出售的羊都由合作社統一收購給北牧集團。

  除政府給予的1.5萬元補助外,陳永木向農村信用社貸款3萬元,又向親戚借了些,建起羊圈。開頭,因為不懂技術,羊只患病死亡了一些,後來鎮農業服務中心的畜牧獸醫每隔幾天便上山服務一次,現在他們老兩口漸漸掌握了一些基本防疫技術,羊群發展趨於穩定。

  記者來到陳永木的羊場,羊兒個個精神抖擻,老人臉上也紅光滿面。隨同採訪的縣農業局技術人員還特別提醒陳永木老兩口,給母羊打防疫針一定要選擇空懷的時候打,否則容易導致母羊流産,因為他們去年吃過這個虧。

  “近兩年,我們通過合作社總共賣出70余只羊,收入差不多10萬元,幾乎還完了所有債務。現在圈裏還存欄90多只,今後就靠這些羊過好日子了……”陳永木説。

  “全縣通過精準識別的貧困戶有1萬多戶,適合通過‘一二五’模式脫貧的有近1800戶,目前還剩1400戶左右,因此今年我們在全縣推廣這種‘一二五’模式。”陳曉初説。

  “五方共保”機制為“一二五”護航

  貧困戶僅有了種羊還不行,建圈舍需要投入,養殖需要技術,銷售需要有可靠的渠道,因此,要讓“一二五”能真正起到作用,還必須有一套保駕護航的機制。

  南江縣探索出“五方共保”以推動“一二五”模式:財政部門出資金,用於補助標準化圈舍建設,以及貧困戶貸款貼息、擔保公司保費補貼;農業部門負責整個環節的組織和服務工作;金融機構降低門檻給貧困戶貸款;專合組織負責組織整個生産過程;龍頭企業負責種羊投入和産品回收。

  南江縣財政局農業股長陳曉紅透露,去年縣財政給縣郵儲銀行和縣農信聯社共劃撥1800余萬元,用於兩家金融機構建立涉農貸款風險防範基金,且承諾以後每年劃撥的該項資金在1500萬元以上,要求他們將其放大10倍,即拿出1.5億元以上的份額用於涉農貸款,由此可見縣財政的支援力度是很大的。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五方共保”的五方中,除了財政以外,農業部門、專合組織和龍頭企業均表示大力支援,唯獨金融機構的態度模棱兩可。根源在於他們認為涉農貸款尤其是針對貧困戶的貸款幾乎沒有可抵押的財産,貸款風險很大。去年縣財政投入那麼大,兩家金融機構發放的涉農貸款總額僅為400余萬元,其他金融機構更是沒有涉足。

  尚在籌建中的農業擔保公司也有同樣的顧慮,其負責人岳輝棋説,農戶手中的資産往往是有價無市,銀行不願意幹的事,他們擔保起來也很為難,今後還得嚴格把關對貸款對象的審查評估,採取嚴格的風險防範措施,謹慎行事。

  縣政府應急辦公室主任張元明認為,從理論上來講,“一二五”模式可保證農戶賺到錢,有償還能力,可為什麼銀行不敢貸不願貸呢?除了銀行要克服嫌貧愛富的意識,增強大局意識降低門檻外,政府部門還需進一步加強工作,進一步完善“五方共保”,消除銀行顧慮,首先在對象選擇上不能盲目上,一定要選擇有養殖條件、有勞動能力且有強烈脫貧意願的貧困戶來,同時要關心他們整個生産過程,還要培養他們的信用意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