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互動,邁向命運共同體
- 發佈時間:2016-03-28 05:29:55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期四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25日在中國海南閉幕。本屆年會圍繞亞洲的經濟形勢和前景、新的增長動力等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不少與會學者和企業家都認為,外界對經濟前景的看法過於消極和悲觀,並表示亞洲經濟的新活力在於結構性改革。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稱,大會實現了“為亞洲經濟找到新活力”這一目標。
博鰲亞洲論壇彰顯亞洲新活力——
包容互動,邁向命運共同體
本報記者 顧周皓
為期四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25日在中國海南閉幕。本屆年會的主題為“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包括近90場正式討論,共有來自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的2100位代表與會。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在閉幕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一些人對世界經濟前景看法過於消極的當下,博鰲亞洲論壇的目的就是為亞洲經濟找到新活力,這在整個年會當中通過不同角度得到了充分討論。《金融時報》評論稱,論壇主題裏連用3個“新”,足可見中國對未來的樂觀,也透露出對全面深化改革與尋找新增長點的決心。
亞洲經濟活力依舊
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
亞洲經濟是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亞洲經濟發展的前景,對世界經濟能否健康持續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亞洲經濟前景到底怎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表示,亞洲經濟增長仍然強勁,預計今年增長速度將達到6.5%,亞洲仍然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經濟區域。在全球經濟恢復仍然疲軟的狀況下,亞洲經濟增長能達到6.5%是一個很了不得的亮點。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亞洲經濟前景並不悲觀,亞洲仍然是全球增長的火車頭。根據IMF的預測,亞洲今年經濟增長能夠達到6.5%,和全球金融危機前亞洲新興國家平均增長速度相比,並沒有什麼變化。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世界就將迎來“亞洲世紀”。
黃益平同時也指出,目前亞洲的增長模式確實遇到較大的挑戰。亞洲國家增長過程中有著明顯的共同點,就是外向型經濟。亞洲獲得成功的經濟體,基本上都是全球化浪潮的獲益者。但是在全球危機以後,全球化其實有一定程度的放緩,甚至有可能出現逆轉。因此,亞洲很難再通過外向型的增長,出口帶動的增長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外部市場的改變要求國內的産業結構進行更新。亞洲國家要實現下一輪的增長,真正看到“亞洲世紀”的曙光,關鍵就在能否成功進行結構改革,這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談到結構性改革,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在會上表示,結構改革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而言都是要做的,需要根據改革時間、深度及範圍決定做什麼,考慮短期的同時,也要有長期的願景,最關鍵的原則是要讓市場能夠實現最大的潛力。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福田康夫表示,中國現在致力於大規模供給側改革,希望中國的改革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要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需要大力推動創業和創新。現在世界各國正在大力推動創業精神、企業家精神以及創新精神,以此作為改革的重要支柱。
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動力源。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通過繼續深化各領域改革和開放,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這同樣也是亞洲的機遇、世界的機遇。
“中國的增長雖然在放緩,但是它的品質在提高,中國也在進行轉型,經濟變得更加平衡,這對於中國和世界來説都是更好的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具有相當的體量,貿易和投資的一點點變化,都會對它的夥伴産生很大的影響。當中國經濟實現了再平衡的時候,可以幫助世界經濟取得更加平衡的狀態。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説,當前全球外貿形勢非常嚴峻,整體環境正在惡化。但是在亞洲,出現了資本輸出帶動商品輸出的趨勢,而且亞洲國家內部的相互投資和相互貿易在增加。
亞洲經濟的確面臨著轉型帶來的問題和挑戰。與世界其他經濟體和其他地區相比,亞洲的經濟發展依然讓人充滿信心。去年亞洲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4%,亞洲各國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和活力,將為亞洲、也為世界經濟復蘇發揮更大作用。
深化經濟領域合作
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
在今天,亞洲已成為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中的穩定上升板塊,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高地。當前多極化、全球化、資訊化深入發展,各國利益交融,休戚與共,沒有哪個國家能憑一己之力獨謀發展或獨善其身。區域化、一體化逐漸成為主導性的趨勢。
“現在亞洲作為世界發展的中心,受到全球關注,如今日中韓三國加上東盟的經濟生産總量,已經超過北美經濟圈和歐盟經濟圈,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圈之一。而且,其發展的勢頭還遠未停止。”正如福田康夫所説,世界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闔作,尤其是持續發展的亞洲,更離不開各國共同合作。
當前亞洲各國正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安全問題複雜、非傳統安全挑戰增多等突出問題。在目前世界經濟長期低速增長,金融風險有所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亞洲國家推進改革,抵禦風險,實現增長面臨新的壓力。在區域合作方面,泛亞合作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一個學術概念,而安全合作仍是亞洲合作的短板,亞洲區域合作在經歷了二十多年快速發展後,需要各方拿出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攻堅克難,推進合作,積極推進區域合作進入深水區。
“亞洲的增長不能是狹隘的增長,亞洲的崛起不能靠粗放型發展,亞洲的振興不能基於脆弱的結構。”尼泊爾總理奧利説,我們有責任齊心協力,確保機會共用,均衡分配利益,我們要確保亞洲的崛起能夠實現強勁的增長和包容的發展。
拉動亞洲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居首位
亞洲的振興,不能有人掉隊。中國與亞洲的發展休戚與共,“一帶一路”倡議的應運而生,成為中國與地區國家及區域組織發展戰略對接的重要平臺。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亞洲發展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可以把亞洲市場和歐洲市場連接起來構建一個大型經濟區,還將幫助沿線國家融入全球經濟,許多國家都會因融入歐亞和全球經濟而獲益良多。
博鰲論壇針對近千名中外企業家、媒體人士、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進行了調查訪問,多數受訪者認為,2016年亞洲國家對外投資將穩中有升。對於最有利於拉動亞洲經濟的貿易投資機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位居首位,其次是“亞太自由貿易區”。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前11個月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40.1億美元。截至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這些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63%和29%。
瑞士遠景智庫主席、達沃斯論壇組織者弗蘭克—于爾根·裏希特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無疑將提升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合作水準,不僅是能源方面的合作,而且還將囊括其他經濟領域以及文化領域,“一帶一路”倡議通過陸路將亞洲聯繫在一起,也通過海路將包括東非在內的諸多地區連接起來。這意味著不僅是該地區的企業家將會得到新的發展機遇,很多身處內陸的普通人也將受益。
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表示,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提高本地區國家間的連通性、合作性和協調性。這將會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和和平,帶來共同的繁榮。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一帶一路”倡議會使得地區整個的景觀都發生變化。
“一帶一路”可以看作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抓手。“一帶一路”奉行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使各國能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列車,更好地共用中國經濟發展成果。中國為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牽頭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融資機構,在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保駕護航的同時,使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更具基礎、現實性和信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