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會費,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還有什麼更值得我們關注?
- 發佈時間:2016-03-26 22:00: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上海3月2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葉健)25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成立。這個註定無法低調的協會,在期待中成立,在爭議中啟航。如今,更是因為一張會費的照片和一份組織機構名單,將網際網路金融再次推向風口。會費的合理性和構成的代表性,已成為該協會繞不開的話題。但是除此之外,這個協會未來應該有哪些作為,其實更加值得我們深思。
目前,針對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的爭議,主要集中在會費和機構領導代表性。這個問題似乎一言難盡,不過,如果我們逆向思維,假設這個協會一來不收取會員任何費用、二來所有機構領導均為企業,那麼問題又來了——那樣的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是否會讓我們更有信心?在那種情況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的領導又該如何産生,是看誰的機構大,還是看誰砸錢多杉,答案顯然同樣耐人尋味。
這種進退兩難的尷尬,正折射了當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窘境。一方面,行業和公眾都期待政府能夠深度介入,以確保行業的規範性,避免“跑路”平臺頻繁出現;另一方面,我們又擔心政府介入過深,將這個方興未艾的朝陽産業管制得暮氣沉沉。面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兩個極端,公眾期待的是協會能允執其中的分寸感。
那麼,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呢?
對於公眾來説,這個協會應該是風險提示的“儀錶盤”。長期以來,不少企業都在打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幌子,賺著違法集資的票子。久而久之,不少人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畏之如虎。如果以前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都是“黑匣子”,公眾只能通過廣告、報道來了解。那麼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成立後,是否應該定期發佈諸如黑名單、白名單或預警名單?讓優質企業脫穎而出,讓劣質企業提心吊膽。如此,才讓擬斥鉅資搭建的網際網路金融數據庫,不只是內部使用,而真正地為公眾創造價值。當然,這也同樣是為行業創造價值。
對於會員來説,協會也應該在陽光下運作。每年動輒上億的會費,理應取之於會員、用之於會員。只有在陽光下運作的協會,對行業、對公眾才有公信力。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信用的基礎是溝通。對於一個影響億萬用戶的“國字號”行業協會,更不應該閉門造車,理應開門立信。一個協會乃至行業公信力的樹立,只能依靠與時俱進的實在舉措,而不能單指望如雷貫耳的名號背書。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