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孫上墳就到柏樹下拜一拜
- 發佈時間:2016-03-26 07:31:2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波
近日,浙江省臨海市農村一名耄耋老人毛文兵過世,享年88歲。家人一改傳統土葬,選擇了以樹為墳的樹葬方式,在當地開了先河。
骨灰埋于山坡,種下柏樹供憑吊
毛文兵生前家住臨海小芝鎮南豐村,身子骨向來硬朗,近幾個月卻每況愈下,從臥榻無法下床到離世,就用了半個月功夫。用次子毛時戰的話説,老父親好比“油盡燈枯”,走得還算順當。毛氏兄弟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讓老人入土為安。
在農村,“白事”是馬虎不得的程式,喪事排場越大,在外人眼裏就越顯得子女“孝順”;而若辦得冷冷清清,難免有鄰里在背後指點。
然而,老人的身後事還是簡單辦了,不光簡單,而且有些“超前”。老人入土當天,子孫同樣披麻戴孝,但老人的遺體火化後,並沒有進公墓或私墳,而是在村裏附近的山坡上,找了塊空地埋了骨灰。虛土之上,種了一棵柏樹苗,權作老人的棲身之所。
沒有花圈、沒有紙扎的閣樓寶塔,只有親人捧上的鮮花,老人的後事顯得肅穆清雅。
樹葬辦後事,是老人臨終遺願
用樹葬的方式處理身後事,是毛文兵老人臨終前對兒子們的交代。“百孝不如一順”,毛家三兄弟順從了父親的意願。
三兄弟中,大哥毛時先和二哥毛時戰家中條件都還過得去,只有小弟毛時框腿有殘疾,條件不算好,但做些小生意也能自食其力。在村裏人眼裏,兄弟們對父母都挺孝順。
老人年輕時在村裏當過小隊長,管理過財務,人緣口碑也不錯,觀念也挺開放。老人常説,人走了,這身子骨就沒用了,去到哪都一樣。臨終前,老人又叫齊兒子和老伴,對身後事作了安排:村邊有小隊的自留山,骨灰就埋在那裏,種棵樹留個念想就好。
“老爺子説,小芝山水好,山上都是墳頭也不好看,子孫來上墳,就到埋骨灰的地方來拜拜。”毛時戰説。
老伴蔡小蘭依著老爺子,沒反對;兒子們也不便違拗父親最後的交代。
保護青山綠水,政府鼓勵綠色安葬
老人提出樹葬的想法,在當地卻沒有先例。為此,三個兒子一起向當地鎮政府提出申請,並諮詢相關政策和處理方式。
雖然也是頭一遭遇到樹葬申請,但經過政策諮詢,當地鎮政府很快審核通過,並與毛家兄弟簽訂了相關協議:如不在樹葬場地構築墓穴;不放置花圈、花轎;骨灰須深埋一米以下等內容。
“88歲的老人,有這樣的意識和境界,的確難得。”小芝鎮分管民政的黨委委員王宇星感慨。
王宇星説,相比其他鄉鎮,賞心悅目的青山綠水是小芝鎮最大的環境資本,而逐年增加的公墓,肯定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隱現在山間的私墳,更是對土地資源的浪費。因此,鎮裏對村民死亡後的綠色安葬方式,肯定是積極提倡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