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鋼結構市場發展狀況淺析

  • 發佈時間:2016-03-25 07:29:47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鋼結構市場發展狀況淺析

  在對河北敬業鋼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掛牌)的盡調過程中,通過和公司的深入交流,就我國鋼結構市場的發展做了簡單的梳理,相信鋼結構市場對促進我國綠色建築和建築工業化、促進傳統建築業升級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鋼結構介紹

  鋼結構行業是我國一個新興行業,鋼結構建築是指用鋼板和熱軋、冷彎或焊接型材(工字鋼、H型鋼、壓型鋼板等)通過連接件(螺栓、高強螺栓等)連接而成的能承受荷載、傳遞荷載的結構形式,具有強度高、自重輕、抗震性能好、施工週期短、工業化程度高、環境污染少等一系列優點。鋼結構建築是一種新型的節能環保、迴圈使用效率最高的建築結構,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建築”,因符合國家發展節能省地建築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被列為建設部十大新技術之一。目前,鋼結構建築廣泛應用於體育場館、航廈、展館、超市、橋梁、廠房、商務大廈、住宅等,涵蓋了建築設計、結構設計和深化、鋼構件製造、安裝施工的整個流程。在發達國家,鋼結構在建築工程領域中得到合理、廣泛的應用。

  鋼結構建築的優勢

  (1)安裝快捷:鋼結構製作簡便,一般都在專業化的工廠製造,現場只需進行緊固件和螺栓的安裝,施工期較短。這促進了投資者的資本回籠,也節約了人工成本。

  (2)抗震抗風:鋼結構的延性好、塑性變形能力強,具有優良的抗震抗風性能,用於建築可充分發揮該特性,大大提高建築的穩定性。尤其在遭遇地震、颱風等災害的情況下,鋼結構能夠有效避免建築物的倒塌性破壞。

  (3)經久耐用:鋼材本身經過加工和表面處理後,耐腐蝕性強,耐久性好。這使得鋼結構相比木結構等其他結構體服役的時間更長。

  (4)環保節能:相比混凝土建築,鋼結構施工用料主要為鋼材,現場施工主要為安裝,作業量少,現場少有粉塵、污水、噪音等,減少了環境污染和建築垃圾的産生。並且在建築物拆除時,大部分材料經改造可以迴圈使用或降解。

  (5)可塑性強、應用廣泛:鋼結構構件可以製造或組合成各種造型的結構,設計靈活,如“鳥巢”、“水立方”等建築造型就充分展現了鋼結構的可塑性特點;鋼結構可廣泛應用於工業廠房、高層及超高層建築、民用住宅、大型公共建築、航廈等領域。

  行業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鋼鐵工業的跨越式發展,我國的粗鋼産量由2004年的2.72億噸增長到2014年的8.23億噸,在政府從“限制和合理使用鋼結構到發展鋼結構”的政策指導和支援下,從重大工程、標誌性建築使用鋼結構到鋼結構的普遍使用,鋼結構行業得到迅速發展。

  隨著發改委、住建部印發了《綠色建築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十二五”期間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準要求。其中,鋼結構建築正成為綠色建築的發展方向之一。國家對環保的日益重視,綠色、節能建築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重點。在城鎮化建設的推動下,綠色鋼結構建築的市場規模將非常大,預計有上萬億元的巨大市場正在加速形成。

  (1)基礎設施投資促進鋼結構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一直維持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從2004年的17,102.42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12,174.48億元,10年間複合增速達20.69%。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多,缺口大。交通阻塞日趨嚴重。供水不足,排水設施落後。城市汽化率低。能源供應長期不足。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能力嚴重不足。這些都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將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

  基礎設施的建設將直接促進鋼結構的市場需求。例如:鐵路、公路橋梁均採用鋼結構;機場候機樓、火車站候車大廳和站臺的新建和擴建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各類市政工程建設也將大量採用鋼結構。此外,伴隨著我國中西部經濟的崛起、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均為鋼結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2)中國鋼結構建築比例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鋼結構工業發展成熟的國家,鋼結構在建築結構中的佔比普遍超過40%,美國鋼結構建築佔比在大多數年份都在40%以上,1999年達到56%;日本20世紀90年代鋼結構建築佔比達到39%。英國新增建築90%以上是鋼結構。根據中國鋼結構協會的數據,2012年中國使用鋼結構的建築佔比僅6%。

  鋼結構工業的高速發展期一般為20-25年,隨後進入成熟穩定期,此時鋼結構産量佔鋼鐵産量的比重約為20%-30%。美國鋼結構的高速發展期為1953-1975年,日本為1955-1975年,大概持續20-25年。進入成熟期以後,美國鋼結構産量的峰值為5000萬噸,對應的鋼産量約1.1億噸,佔比達到45%,之後該比例有所降低,維持在20-30%左右;日本鋼結構産量穩定在年均2500萬噸的水準,鋼産量穩定在1億噸左右,佔比約25%。

  2001年起,我國鋼鐵行業正式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年均增速超過20%,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之後維持10%左右的水準,但鋼結構行業仍處於逐步發展階段,目前鋼結構産量佔粗鋼的比重僅為5.6%。

  (3)人力成本上升和政策支援加大將推動國內鋼結構建築比例提高

  ①中國人力成本上升的速度很快,未來這一趨勢仍將加劇,而産能過剩導致的鋼鐵價格長期低迷短期內難以扭轉,鋼結構用鋼價格難以上漲。根據中國建設工程造價資訊網的數據分析,未來建築工人工資上漲趨勢或許將更加劇烈,一方面因為勞動力人口結構變化,另一方面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從事建築工種的意願不斷下降。 目前鋼結構建築比傳統建築總造價大概每平方米高出5%~10%(傳統造價2000元/m2左右,鋼結構大概高出100~200元/m2),未來,隨著人工成本的繼續提高,傳統建築成本優勢將被消除。

  ②2014年3月中旬,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其中提到城鎮綠色新增建築比例要從2012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50%。而2012年出臺的《關於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中,該目標僅僅是提升到30%,本屆政府對綠色建築重視的程度大幅提升。

  未來趨勢

  鋼結構以其抗震、抗風、耐久、環保、快捷等優點在我國應用範圍日益擴大。20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鋼鐵工業跨越式發展,國內鋼結構企業通過學習吸收國外先進水準,鋼結構産業呈現了從未有過的興旺景象。

  隨著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建築鋼結構將廣泛運用到能源工程、基礎設施、高層住宅等領域,城市地鐵和輕軌工程、立交橋、高架橋等城市公共設施都將越來越多的採用鋼結構,鋼結構前景廣闊。此外,隨著綠色、環保建設理念的普及,鋼結構住宅設計規範及配套技術日趨成熟,鋼結構建築規模將有所提升,由於我國鋼材價格、勞動力成本都遠低於國際水準,勢必對輕鋼結構整合化住宅的研發、推廣産生積極影響。

  總的來看,綜合當前國內的形勢,以及政策的推動,未來鋼結構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武 淳 廣發證券河北分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