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新經濟”能量充分釋放出來

  • 發佈時間:2016-03-24 05: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編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新經濟”寫入其中,並明確提出,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如何從理論和實踐層面認識這個“新經濟”?未來的“新經濟”又會讓各行各業展現出什麼樣的別樣風采?這些,或許都可以在本報記者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的對話中尋找答案。

  當前,我國“新經濟”的初步形態已經形成,並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形成較大支撐。中央領導同志曾説,“讓‘新經濟’形成新的‘S型曲線’,就會帶動起中國經濟新的動能”。今年,“新經濟”又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如何認識“新經濟”?“新經濟”會給整個世界經濟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中國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就此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記者:現在“新經濟”這個概念非常熱。從理論層面該如何認識“新經濟”?它與虛擬經濟和傳統的實體經濟有怎樣的區別與聯繫?

  陳文玲:認識“新經濟”,探討新經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爆發力?不僅要看現象,更要看實質;不僅要看這些發生在市場上紛紜複雜的變化,更要看它的理論內涵。當代的世界經濟,有兩種基本經濟形態,一種是實體經濟,一種是虛擬經濟。網際網路把這兩种經濟形態連為一體,形成了一種新實體經濟。這裡要強調指出的是,不要把網際網路簡單地看做是虛擬經濟,它用技術手段引發了實體經濟的變革,形成了一種新的實體經濟形態。而這種新的實體經濟形態,是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兩大經濟形態的連結,即當代世界經濟呈現的“新經濟”形態。如今,世界經濟正處於從以實體經濟為主體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共同構成的資訊文明時代,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技術基礎、經濟基礎、社會形態和上層建築都在經歷著一場偉大重塑,它們共同構成了資訊化時代下的經濟社會大變革。舊有的體系、規則、價值觀和經濟形態正在動搖和演化,新的體系、規則和經濟形態正在重建或生成。

  記者:“新經濟”的出現與勃興,會對傳統經濟理論産生怎樣的影響?

  陳文玲:影響還是很大的。網際網路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這項20世紀人類的偉大發明,已經滲透到世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活各個角落,改變著人類社會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産方式和運轉方式,加速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步伐。前幾次革命都是技術性的革命,它引發人們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而這一次革命,是一項綜合性的、滲透性、爆發性的革命,是以技術革命帶動整個社會變革,使人類社會上歷次革命得以延續,得以提升,它的作用和滲透力遠遠超過了前幾次科技革命。網際網路革命是人類發展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必將引發西方經濟學的重新思考與重塑。網際網路的誕生改變了資訊的傳輸、交換、儲存方式,改變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推動了社會結構與治理方式的變革,其所開創的經濟社會運作新方式,很可能會動搖過去二百多年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從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到研究範式都將面臨重建。世界經濟的表徵狀態:網路狀態,用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及其連結方式存在。世界製造業的産業狀態:鏈狀存在,表現為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服務鏈、資訊鏈等。世界經濟的內在關聯:資訊先導,資訊加入流通成為最大的變數,資訊重復消費函數決定了效率和效能。

  記者:在新經濟時代或者説受網際網路革命影響,當前和今後世界經濟將會出現哪些大的變化?

  陳文玲:至少將出現四大變化:

  第一,經濟形態方面形成了兩大形態,而網際網路把它們連結了起來。

  第二,從世界經濟的表徵來看,形成了一種網狀形態,不管是網際網路還是物聯網,還是實體的公路網、鐵路網、港口網、店舖網,更多的經濟存在體現為一種網路狀態的存在。這就使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産方式發生了非常大的變革,即在這種網的狀態下,用網的連結把人類的社會活動和生産活動變成了經濟活動的主體。

  第三,網際網路改變傳統業態將成為泛在。資訊和其他産業交融,成為傳統産業變革的引領性力量,從重塑産業結構、推動産業組織形態演進、改變産業市場結構、提升産業市場績效和調整企業組織形態等緯度,深刻影響産業結構升級和産業組織演進。由此將形成五個下一代業態,即下一代製造業業態,主要特徵是智慧化、柔性化、服務化、即時傳輸、流程再造;下一代貿易業態,即E國際貿易與其他貿易形式並存,並成為主要貿易方式;下一代服務業態,即服務智慧化、需求個性化、移動互聯網成為消費主流;下一代農業業態,即訂單生産、資訊可追溯、農村電商成為主渠道;下一代大數據整合協同與市場交易業態,即大數據存儲、大數據交易與消費、數據生産和增值。

  第四,特別應該強調的是在製造業産業存在的狀態上,形成了一種鏈狀的連結,使得製造業不再是在一條生産線、一個工廠或幾個工廠的疊加完成製造過程,而是沒有任何産權關係的産業鏈的連結、價值鏈的連結、服務鏈的連結,還有資訊鏈的連結。而它之所以能成為一個鏈,就是因為在現代流通中,資訊作為一種要素稟賦進入流通,成為流通中最大的變數。資訊在流通中的規律與任何商品不同,它的使用次數越多,其價值越高,而其他的商品,當它完成交易過程被消費的時候,就走到了它的終點。資訊的價值是隨著它被使用的價值、流通的頻率而增加的。因此,它才把若干的製造業變成一種鏈狀的存在。一個企業的發展取決於它在這個鏈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記者:請分別從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大的層面,描述一下未來“新經濟”的發展圖景。

  陳文玲:環顧全球,現在已經有了“德國製造4.0”、美國的“網際網路工業”“中國製造2025”。前不久中德兩國簽署相關協議,共同推進製造業的智慧化和網際網路化,就是要對接兩國製造業。我想到2025年的時候,就是整個製造業業態發生重大變革的時候,屆時我國製造業一定是智慧化的、柔性化的,一定是即時傳輸,一定是通過流程再造實現全過程服務化的。

  不僅製造業的新業態會和我們傳統製造業完全不同,還會産生下一代的貿易業態。阿里巴巴提出來“E國際貿易”,實際上就是跨境電子商務用於國際貿易。眾所週知,國際貿易有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小額邊境貿易、採購貿易,這4種貿易形式是當前主要貿易形式。我認為未來最有生命力的是“E國際貿易”,這種貿易方式的增長速度一定會大大高於其他4種貿易方式的增速,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的國際貿易方式。

  下一代的服務業態,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未來會發生更大的變化。服務業態的智慧化、需求的個性化、移動網際網路化和基於這種移動終端的消費需求,將決定消費市場的整合,並將成為消費的主流方式。

  下一代的農業業態也會發生非常重大的變化。農業會形成訂單農業,會使食品安全成為業態革命的方向。農産品的生産流通全過程資訊的透明化和可追溯體系,將使農業業態發生革命性變化,農村電商將成為農民買賣的重要流通通道。

  還會出現下一代的數據整合、協同的新業態。未來大數據的存儲、大數據的交易、生産和分析將形成巨大的交易市場。誰佔領了數據協同整合和交易的高端,誰就能創造巨大的數據消費需求。前一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受國務院委託,對長江經濟帶戰略進行第三方評估,在我國十分偏遠的省會城市——貴州的貴陽,我們看到了大數據基地、大數據交易中心,年交易額已經超過百億。阿里巴巴的後臺、騰訊的後臺、百度的後臺,十幾個最大的數據服務商的後臺處理器都在貴陽。所以,我認為大數據的整合和數據的交易,將使大數據的業態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而不是我們現在一般的數據處理。

  記者:中央領導同志曾作出判斷,“只要我們對‘新經濟’充滿信心,就會對中國經濟未來充滿信心!”“十三五”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衝刺”關鍵期。充分釋放“新經濟”的能量,對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陳文玲:“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的重要時期。能不能如期完成“十三五”預期發展目標,對於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十分關鍵。在這期間,新經濟與網際網路發展相互促進,必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第一,會把現實購買力和潛在購買力發掘出來,在滿足即期消費需求的基礎上發掘潛在的消費需求,用供給側的改革創造未來嶄新的消費需求,並將這種隱性的、潛在的、被供給創造出來的消費需求轉化為現實的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

  第二,新基礎設施、軟性設施將成為未來最大的投資需求。有形的硬的基礎設施基本投資飽和之後,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是軟性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即雲(服務)、網(“新經濟”形態的網路化的分佈)、端(移動終端)。

  第三,製造業會發生巨大變化。傳統的集中式、大規模的生産方式將走向大規模的個性化、定制化的製造流程。我在佛山調研的時候,發現原來的傢具是先生産,在十幾公里長的傢具市場展覽銷售,然後消費者去購買。現在“網際網路+”的傢具生産,是成立若干個設計中心,成為一個平臺經濟,這個設計中心可以請國內設計師設計、國外設計師設計,同時擁有雲服務提供的大數據,消費者告訴企業在哪個樓盤,企業馬上可以給出傢具的設計圖,如果不滿意還可以換人設計,消費者也可以自己提出設計思路。在這個過程中,服務是免費的,但是一旦形成了某種固定的需求,商業定制就開始了。從這個例子看,網際網路將改變原來柔性的矩陣化管理方式、垂直化的管理方式,形成資訊化的、即時化的管理。網際網路為中國製造向數字化網路化和智慧化邁進提供了平臺與支撐,基於資訊物理系統的智慧裝備、智慧工廠等智慧製造將引領製造方式變革。線上採購、線上線下協同行銷、産品服務化、平臺化交易等改變了製造的商業模式,網路眾包、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全生命週期管理、電子商務等將重塑産業價值鏈體系,垂直化、矩陣化的管理方式將逐步被更加高效的扁平化、資訊化、即時化的新型企業管理方式所取代,可穿戴智慧産品、智慧家電、智慧汽車等智慧終端産品將不斷拓展製造業新領域。

  第四,對國際貿易和流通的影響會非常突出。網際網路通過改變資訊獲取、展示、連接的形式,推動整個社會向新一代國際貿易和現代流通體系加速演化。它的演化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線上線下流通立體化、混沌化。二是會出現若干新型公共服務平臺或者準公共服務平臺。三是場景化、社區化、移動化。O2O通過全渠道、場景化推進流通市場業態向“消費主權”時代邁進;社群、微商、社區化服務等關係型銷售網路和共用經濟快速發展;C2B定制將進一步重塑未來的流通體系;網際網路跨境電商變革外貿流通服務業,出口鏈環節縮減將帶來跨境貿易的零售革命。

  第五,服務業態變革加劇,體現在酒店、餐飲、醫療、健康、養老各個方面。在旅遊行業,移動網際網路讓旅遊和酒店消費更加便利,滿足了消費者即興、臨時的旅行住店需求。移動網際網路創新“場景化”行銷渠道,網際網路開啟了酒店和旅遊資源線上直銷渠道,新的去仲介化的行銷渠道和模式不斷出現,讓“用戶至上”成為企業生存的基本市場競爭邏輯。在餐飲行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創業者開始對餐飲行業的運營模式不斷創新,外賣到府日益流行,遠端排隊和基於位置的餐飲服務日漸增多,“點評”與“分享”成為行銷引流的重要通道。

  總之,我國經濟正在進行深刻調整,經濟進入新常態。但絕不是説進入新常態就意味著經濟要走下坡路,而是意味著新舊的經濟形態會發生變化,經濟的新舊動能會發生轉換,經濟的新舊規則要逐漸替代。在經濟新常態下尋找新動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挖掘新的增長潛力,開拓經濟發展的更大的空間,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文/經濟日報記者 馬志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