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手機維修費動輒千元 售後總是“不在服務區”

  • 發佈時間:2016-03-23 09:30:00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羅筱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時間22日,iPhone SE在蘋果2016春季新品發佈會上正式推出,與此同時,稍早發佈的三星Galaxy S7系列僅在京東商城的預約人數就接近700萬。當購買一台最新款的智慧手機已成為稀鬆平常的事情時,維修手機卻難倒了不少消費者。

  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互動平臺接到的有關手機投訴中,售後服務成為被投訴的“重災區”。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走訪了北京多家手機維修點,發現同樣一款手機,其維修價格差距可高達近千元。採訪中,多名手機用戶還向記者“吐槽”:高昂的維修價格,太多例外情況的保修承諾,以及手機配件真假難辨等問題,都是手機維修的“攔路虎”。

  智慧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但售後服務市場不透明和管理混亂的狀況卻在持續,這讓很多消費者對手機的使用走入了“修不如換”的怪圈。

  400到1400 同款手機維修價差千余元

  由於不久前意外摔碰,在北京工作的蘭傑所用的一款新力手機出現了黑屏的故障。3月15日下午,根據新力網站提供的地址,記者與蘭傑來到位於海澱區復興路的新力智慧手機授權客戶服務中心。經過近40分鐘的檢測,工作人員表示手機的故障為“主機板出現小電流”,已無法正常使用,需要更換主機板。因為蘭傑的手機已超出一年保修期,需自行支付850元配件費和維修費。

  由於感覺報價較高,蘭傑決定前往手機維修店集中的中關村打聽價格。

  在一家自稱與新力公司簽有維修協議的店舖裏,工作人員聽説要更換主機板,報出了高達1499元的維修價格。隨後,記者與蘭傑連續去了兩家寫著“手機維修”招牌的小店,店裏的維修師均只經過不到兩分鐘的檢測,就告知蘭傑更換主機板上的晶片即可修復手機,費用僅需要450元。當蘭傑追問具體損壞部位和原因時,維修師的回答都語焉不詳,只是反覆強調將使用原裝晶片,1個多小時候後就可以取件。

  前後諮詢了4家店,對主機板是否完全損壞的説法不一,維修價格的差距也達到了1000余元,這讓蘭傑産生了不小的疑慮:“不知道要相信誰。”他還告訴記者,即使是看上去最規範的授權維修點,佔手機購買價近五分之一的維修費還是太貴了。

  高價維修並不限于像新力這樣的中高端手機,部分低端手機的維修費甚至超過了手機本身的價格。據報道,有消費者去年“雙11”以699元的價格購得一部紅米Note2手機,因為WLAN無法開啟送去官方售後點維修,卻被告知維修費要875元,而即使原價購買這部手機,也不過799元。

  例外太多 保修承諾成擺設

  相較于蘭傑由於手機超出保修期必須自費維修,iPhone用戶吳先生認為自己為保修期內出現的故障花費更是冤枉。他告訴記者,去年年中,他的iPhone5s被家裏小孩不小心摔了一下,液晶顯示屏上出現了小黑點。因為手機尚處於一年保修期內,他就把手機送到了王府井的蘋果直營售後服務點。不料鑒定報告卻顯示手機是“因為外力導致的內屏碎裂”,這樣的故障並不在保修範圍內,需要吳先生自付維修費。“只是輕微摔碰就出現內屏碎裂,顯然是品質問題,如果這樣都不能保修,那麼三包承諾還有什麼意義呢?”説起這件事,吳先生依然覺得很不平。

  儘管多次溝通,但蘋果方面仍堅持上述檢測結果,並告訴吳先生如果有異議,可以前往第三方鑒定機構重新鑒定。最終,著急使用手機的吳先生花了900元更換了顯示屏。他無奈地表示,尋求第三方鑒定的時間成本太高,一般消費者都不會做此選擇。

  手機是國家明文規定提供三包服務的産品,《手機三包法》規定,自售出之日起7日內,手機存在性能故障的,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者修理。自售出之日起第8日至第15日內,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者修理,一年內可以免費維修。但實際上,最常見的手機碎屏幾乎都不在保險範圍內,即便是像WLAN無法開啟或無法充電等故障,由於普通用戶對手機內部構造、原理往往不了解,如果檢測人員把責任推到用戶身上,消費者往往也無法證明是手機品質問題。

  售後跟不上 手機變“一次性”消耗品

  經過一下午的奔走,蘭傑最終放棄了維修手機的想法。“差價那麼大,修起來又不放心,乾脆等著買新款的iPhone吧”,他無奈地開了個玩笑。

  原本使用週期很長的手機淪為“一次性”消費品,一方面是由於製作工藝的進步使得手機維修很多時候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更重要的是很多手機廠商在售後配套服務上還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售後環節的不透明和管理混亂也加重了手機維修之困。

  隨著生産工藝的進步,為了更輕、更薄的追求,很多手機品牌都採用了整合工藝,即“一體機”。在多個維修點,維修師都用螢幕給記者舉例:手機外屏只是一塊低成本的玻璃板,內屏則是成本較高的液晶顯示屏,但當下大部分智慧機,無論是內屏損壞還是外屏損壞,都需要整體更換,價格自然就會較高。

  此外,售後服務難配套也拉高了維修價格。新力的官方客服告訴蘭傑,新力手機産品在北京地區僅有兩家授權客戶服務中心,並沒有廠商直營的售後店。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修建官方售後點需要耗費的成本過高,許多廠商都大量採取授權的模式將維修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機構,這些機構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在維修費用和配件費用上大幅加價。

  高昂的維修費和如同擺設的保修期,給許多不正規的手機維修點提供了可乘之機。近日,消費者黃小姐向《工人日報》記者抱怨,由於今年年初不小心摔碎了手機螢幕,直營售後店近700元的報價讓她最終選擇了一家聲稱更換原裝螢幕的小店維修。雖然只花了260元,但維修後的手機螢幕敏感度大大下降,“諮詢了行業內的朋友後我才知道,這種螢幕根本不是原裝的,手機維修在這方面的管理確實太混亂了。”

  面對“買得起修不起”的困境,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手機維修費用高昂,不能簡單來評判。要破解這一難題,既要求手機廠商加強售後模式的創新升級,也需要市場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消費者等多方積極參與,共同推進手機售後領域的合理化。(□本報記者 羅筱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