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市實行專家團隊工作制改變就醫格局

  • 發佈時間:2016-03-23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佳佳 巢偉 王蕾 李茜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圖 北京宣武醫院實行了知名專家團隊診療服務試點。圖為患者在諮詢就診事宜。

  下圖 患者在自動掛號機上查詢醫生出診資訊。吳佳佳攝

  北京市醫管局近期在一些醫院組織進行了知名專家團隊診療服務試點。試點中,知名專家不再對外單獨挂初診號,初診患者必須通過團隊出診醫生進行首診,再將確需知名專家診治的患者通過縱向診間轉診方式預約知名專家診療。該試點效果如何?日前,《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患有眼底病的老王在預約掛號時發現,北京同仁醫院的掛號處已經沒有了下個月該醫院知名眼科專家魏文斌的掛號資訊。“今後,魏文斌大夫的號需要預約,您可以先挂魏文斌專家團隊的普通號,初診後如果病情需要,再轉到魏大夫那裏。”掛號處工作人員告訴他。

  像老王一樣,不少慕名到北京看知名專家的患者都發現,知名專家並不對外掛號。近期,北京市醫管局選擇北京宣武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同仁醫院等,將這些醫院最炙手可熱的專家組建了15個知名專家團隊,進行團隊診療服務試點。這些知名專家作為團隊領銜專家,帶領中級以上職稱的醫生,共同構成一個知名專家團隊,知名專家不再對外單獨挂初診號,初診患者必須通過團隊出診醫生進行首診,團隊成員經過專業診斷和輔助檢查後,將需要知名專家診治的患者通過縱向診間轉診方式預約知名專家診療時間。

  專家團隊工作制是北京市醫管局為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杜絕“號販子”而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在現行價格體系下,普通號和專家號相差僅幾元錢,患者就診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導致專家接診的患者很大一部分是諮詢、慢性病取藥的患者,加重了專家門診的負荷。“專家團隊的目的是將常見病在工作團隊層面解決,病人確需頂級專家出手時,通過轉診也能完成必要的檢查等,這樣做減少了寶貴醫療資源的浪費,提高效率。”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説。

  “北京天壇醫院將啟動以王擁軍、張俊廷、馮濤、張東為首的4個知名專家團隊層級就診制度,這4位專家都是號販子手裏價碼最高的醫生,醫院將確保每天都有專家團隊的成員出診。”北京天壇醫院黨委書記宋茂民介紹,團隊內實行層級轉診,一般的病人由團隊的下級醫生解決,確有必要,再由下級醫生將病人轉診給知名專家。此外,這一制度還相當於建立了醫療資源“蓄水池”,通過傳幫帶的形式讓專家專注打造學科品牌建設,讓越來越多的年輕醫生得到鍛鍊。

  記者2月26日上午在宣武醫院看到,專家團隊已經開始運轉。在二樓的神經內科診室裏,記者看到吉訓明腦血管病專家團隊的成員醫生小段接診了3位病人,其有一位病情較重,已經開了住院單;另外兩位患者曾在多家醫院治療,但是小段覺得能夠為患者解決問題,就先為患者做了治療,暫時沒有向上轉診。“以往來醫院看知名專家的患者中,有1/3都是來開藥的,這太浪費專家資源。團隊模式運轉後,將讓專家更能集中精力看疑難病例,這樣也能保證醫療品質。”宣武醫院掛號室主任劉德清説。

  也有患者心存疑慮,過去從號販子手裏還能買到知名專家號,以後這些專家號沒有了,通過層層轉診,要看到知名專家就更難了。對此,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呂一平回應,醫管局要求知名專家每個出診單元應預留不少於50%的號源解決團隊轉診患者就診。由知名專家診治過的患者可以根據病情需要由知名專家本人預約復診,或下轉給團隊其他成員進行復診,形成雙向轉診機制。“如果患者真需要找這些知名專家看病,通過團隊轉診,肯定可以看到。”

  北京大醫院70%的患者是外地患者,外地患者如何轉診?以北京婦産醫院為例,由於很多孕産婦是外地來就診的高危孕産婦,導致北京婦産醫院的建檔號源更加緊俏,也成為號販子手中的“香餑餑”。北京婦産醫院副院長王建東介紹,該醫院已經開始實行外地、外醫院向院內轉診,轉診來的高危病人可以不到門診大廳掛號,直接到門診服務中心辦理就診手續,符合建檔條件的將優先考慮。

  王建東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規範産科建檔,孕婦只有通過醫院系統和紙質建檔雙重確認建檔資訊後,才可填寫産科建檔手冊。資訊錄入也將嚴格審核。此前,該院發現過用假B超單建檔的情況。此次資訊系統升級後,醫生電腦可以對接超聲系統,直接查詢B超資訊,防止號販子使用假B超單建檔。原來各病區主任手中都有部分建檔名額,今後該院將取消各病區主診組管理的孕産婦建檔名額,由圍産醫學部統一管理。同時,取消醫生手工加號,已在醫院建檔的孕産婦復診,不受號源限制,隨時加號。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鐘東波介紹,醫院的專家門診有3種獲得形式:一種是“高價者得之”,比如特需門診號,按照價格因素進行分配,一般特需號100元—300元不等,在以保障基本醫療為目標的公立醫院,特需服務總量需要控制在10%以內,今後比例甚至還要縮減;一種是“排隊者得之”,這並不是理想的專家資源配備方式,不能讓疑難患者迅速找到合適的專家;一種是“病情重者得之”,即在醫院通過普通號初診之後,根據病情需要在院內層級轉診,這是更加公平高效的專家門診方式。

  問題的核心是,最優質的專家資源如何公平高效分配。鐘東波認為,現在的醫院門診普遍缺乏內在分工合作的體系。“拋開時間和金錢要素,按照病情分配專家門診,是下一步改革應該推進的方向。”方來英認為,這既可以提高專家的工作效率,也能確保絕大多數患者得到最適宜的治療。

  不過,專家團隊工作制也給北京大醫院的門診組織形式帶來了巨大挑戰。專家指出,真正實現專家團隊層級轉診,醫院主管部門的審批、備案和監管,科室接診、推薦、登記和預約,掛號室憑“專家門診預約單”發放著名專家號源,財務部門對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調整等多個環節缺一不可。鐘東波表示,北京市將推進醫院內部改革,首先按照功能系統設計醫院崗位,按崗聘用,分配方式也將按照崗位職責分配,醫生年薪制與崗位相匹配。“這兩項改革到位,才能使專家團隊層級就診形成長效機制,長久運作下去。”鐘東波説。(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 通訊員 巢 偉 王 蕾 李 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