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莞培育競爭新優勢

  • 發佈時間:2016-03-23 05:51: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廣東省東莞市,人稱“世界工廠”:全球每5人中就有1人穿東莞毛衣,全世界每8部智慧手機中就有1部來自東莞,全國玩具出口總值的30%出自東莞,全球80%的知名傢具品牌扎堆兒東莞……

  東莞轉型,轉向了哪兒?

  從中低端轉向中高端

  主要開展加速器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廣東中能科技有限公司,幾年前從上海整體搬遷到了東莞松山湖。

  “選擇東莞,是因為非常看好東莞的配套措施和非常活躍的經濟。”公司總經理杜湛博説。該公司生産的全球首臺具有大孔徑螺旋CT成像系統和實時圖像引導定位跟蹤系統的高劑量一體化直線加速器,將於201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杜湛博説:“用於治療腫瘤的加速器市場,被國際兩大巨頭壟斷了90%以上的份額,而我國具有巨大的市場缺口,急需通過創新實現醫用技術突破”。

  廣東盈動高科創業團隊主要成員曾是西門子的骨幹力量,掌握有編碼器領域關鍵技術,可為工廠自動化、石油鑽探、國防軍工航空航太等諸多領域提供運動控制的完全解決方案。

  “選擇到東莞松山湖創業,有幾層原因。”廣東盈動高科董事羅日輝説:“東莞號稱世界製造業之都,有相應的産業基礎,而且有很好的人才政策……”

  控制機器人依靠的是編碼器,我國以前要靠從德國、日本進口。廣東盈動高科解決的就是通過創新讓國産産品替代昂貴的進口産品。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表示,正在實施的“東莞製造2025”戰略和“機器人智造”計劃,使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産業迅速成長壯大。目前,全市聚集相關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近200家,智慧裝備製造企業約400家。

  東莞市經濟和資訊局局長葉葆華説,東莞高度重視用創新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快製造業大市向製造業強市轉變。

  創新驅動方面,該市每年安排20億元“科技東莞”資金和10億元“人才東莞”資金,打造以松山湖高新區為龍頭、以大學創新城為核心的區域創新體系。

  據統計,2015年東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中,先進製造業增長8.5%、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0.2%,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發明專利授權量、實際利用外資總量等20多項指標位居廣東省地級市首位。

  從傳統産業轉向新興産業

  曾幾何時,諾基亞是東莞市手機産業的代名詞。2014年,位於東莞南城的諾基亞工廠倒閉。現在,華為終端、歐珀(OPPO)、維沃(VIVO)成為這座城市手機産業的標簽。2015年,全市智慧手機出貨量2.42億台,佔全球出貨量的18.7%。

  去年,OPPO在全球的銷量比上年增長67%。公司副總裁朱思領説,公司非常注重年輕用戶的核心需求,並以此作為研發創新方向。從2012年第一次創新性的將極致美顏應用到手機自拍上,到首創206度旋轉的攝像頭,公司不斷推出新産品。在剛剛結束的2016全球移動大會上,OPPO發佈了兩項最新技術,“15分鐘充滿一部手機”超級閃充以及像素級的感測器防抖技術,贏得全球媒體關注。

  近年來,東莞市積極培育發展雲計算物聯網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經濟,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構建現代産業體系。

  全市共引進5批次26個處於産業前沿的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團隊項目涉及半導體、雲計算、物聯網、民用核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等新興産業領域。

  部分已實現産業化的團隊項目憑藉高端的科技産品,還孵化、引進了一批優秀高新技術企業。如東莞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引進的運動控制與先進裝備技術國際研究團隊,在推進自身項目研發和産業化的同時,孵化和引進了東莞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東莞市比銳精密設備有限公司以及東莞固高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該團隊還作為主要技術力量,牽頭成立了“松山湖國際機器人協同創新研究院”。

  在昔日的諾基亞工廠,記者看到,充滿活力的聚大電商産業園已有神州租車等70多家電商入駐。捷德皮具公司的羅良喳向記者展示了公司新産品。他説,2013年起公司開始轉型做網路産品,目前主要接受全球個性化定制産品。

  作為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去年,東莞的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390億元,比上年增長16.9%。

  2015年,東莞市的三次産業結構為0.3:46.3:53.4,第三産業比重超過50%。

  從環境污染轉向綠色發展

  麻涌鎮馬滘河6公里長的水道兩岸,翠蘆莉、美人蕉和鳶尾花,構成一道道怡人風景。

  東莞市麻涌鎮黨委書記陳建枝説,“要重現香飄四季、魚翔淺底的水鄉田園風光,必須對污染企業動真格,徹底整治、搬遷污染企業”。

  2013年以來,這裡關停了54家企業。用了2億元,花了3年時間,打造了一個濕地公園。通過治理,不僅生態環境、投資環境、人居環境提升,相應提升的還有地區生産總值。近3年,該鎮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遠遠高於全國的地區生産總值增速。

  從環境污染轉向綠色發展,是東莞市轉型升級的又一自覺選擇。

  過去,東莞市年均經濟增速達20%,然而,得到了“金山銀山”,卻失去了“綠水青山”。如今的東莞市區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松山湖生態園,呈現出“科技共山水一色、人才與産業齊飛、生態與開發共榮”的景象。

  在松山湖生態園內,世界領先的物流和能源裝備巨擘中集集團斥資180億元,打造了生態環保、低碳健康、富有時代氣息的中集智谷。其集裝箱總部也遷至此處。促成中集集團做此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松山湖作為全國唯一4A級風景區及國家高新區的“雙生態”環境。

  近3年,憑藉著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營商氛圍,東莞市先後引進投資6億元人民幣或1億美元以上的重大項目近200個,總投資超過3100億元。華為、聯想、中集集團、萬科、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等大企業,紛紛相中這棵“梧桐樹”。

  目前,有49家全球500強企業在東莞投資了88個項目。2015年,東莞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275.06億元,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