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財市場持續降溫苦盼春潮

  • 發佈時間:2016-03-22 23:31: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淑娟 王原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來自銀率網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4.14%,較前月下降0.08個百分點,延續下跌趨勢。銀行理財收益跌破4%,股票基金收益“告負”,存款利息跑輸通脹……面對下滑的理財收益,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打理手中的錢?

  理財市場收益率下探

  “現在一年期存款利息低至1.5%,把錢存銀行跑不贏通脹;買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不足4%;買基金産品,收益一片慘澹,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理財了。”上海白領陳晨發現無財可理,錢“砸”在手裏了。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2015年封閉式理財産品的加權平均年化收益僅為4.69%,較2014年的5.06%明顯下滑。

  而近期融360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繼續下滑,最近一週下降至3.92%。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寬鬆,未來收益率還將進一步下探。

  銀率網數據顯示,2月份商業銀行累計發行3651款理財産品,較1月份減少29.22%。華寶證券分析師李真預計,2016年銀行理財規模增速可能繼續減緩。

  基金收益也在縮水。據上海證券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由於A股波幅較大,除債券型基金外,其他各類基金均為負收益。股票型、混合型和指數型平均凈值收益率分別為-2.30%、-1.12%和-1.96%。本月基民手中握著的股票基金僅有19隻取得正收益,單月下跌超過5%的就有17隻。

  銀率網分析師閆自傑表示,一方面,2016年貨幣政策靈活穩健情況會延續下去;另一方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債務違約、匯率波動等事件頻頻發生,資産端的整體風險上升,優質資産的議價能力提高,加上目前低利率的環境,銀行理財在市場上越來越難尋找高投資回報率的穩健資産項目,收益下行不可避免。

  投資收益縮水該如何理財

  “在目前的低利率環境下,銀行理財投資回報率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回升。不過,一季度是銀行傳統的旺季行銷時間,存款、理財、客戶的新增和留存依然是考核重點,據此預計3月底之前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大概率地維持小幅波動的平穩走勢,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這一時期一些股份制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發行的産品,收益相對較高。”閆自傑説。

  在基金類型中債券型基金是不錯的選擇。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債券型基金平均累計收益率達到7.81%,2月凈值小幅上漲0.21%,表現優於銀行理財和寶寶類基金。

  但上海證券基金分析師王博生認為,基金賺錢效應仍在,短期機會或更多的處於結構性行情中,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相應的基金,同時根據市場行情相應調整。

  同樣隨著全球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美元加息緩行、金融市場動蕩,資本紛紛涌入黃金避險,黃金再次成為市場寵兒。眼下,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徘徊在1260美元/盎司附近,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接近20%,是目前表現比較好的大類資産。實物黃金市場也再次“煥發生機”。

  專家建議,黃金作為避險資産具有一定的保值功能,可適當配置。不過,對於金價的後續走勢市場仍存在較大分歧。國際機構瑞銀集團近期“唱空”黃金,認為金價高企局面不可持續,宜儘早獲利了結。

  面對當前理財市場缺少短期獲利産品,專家建議,不能過於關注短期理財,要做長遠打算。

  閆自傑建議,作為相對穩健的資産配置渠道,銀行理財等固定收益産品依然是較好的選擇,並且理財産品期限越長收益也越好。

  警惕高收益誘惑

  “最高年化利率達16.2%”“國資背景、保本保息”……在一些城市的街頭和社區,類似的宣傳屢見不鮮。“幾乎沒有一款理財産品可以同時做到超高收益、超低風險,還能靈活存取,如果遇到類似宣傳,消費者就得仔細甄別。”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提醒,要加強資訊的公開透明度,確保消費者充分知情。

  市場人士認為,在傳統渠道理財收益下降的情況下,網際網路理財、貴金屬投資、P2P網貸等新型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相對較高,很有吸引力,近年來,這類社會融資機構迅速增加,滋生了不少風險和問題。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金融犯罪案件頻發,P2P、融資擔保等領域非法集資犯罪呈井噴式爆發,比上一年增加48.8%。

  專家提醒,投資理財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産品,警惕高收益的誘惑,強調風險匹配。投資理財不可盲目跟風,一定要了解投資平臺及産品等相關資訊,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把握投資機會,守住自己的“錢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