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低油菜可作為“加油”主力

  • 發佈時間:2016-03-22 16:29:34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郭習松、通訊員龔偉、鮑紅、趙文慧)昨日,由中國糧油學會、省糧食局、荊門市政府共同舉辦的“雙低油菜籽産業發展論壇”在沙洋召開。會上,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分別就我國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食油供需與油菜生産作了專題報告。據透露,“十三五”期間,我國糧油加工業將保持每年8%-10%的遞增速度,其中雙低油菜産業迎來全新發展空間。預計今年菜籽開秤價格將在2元/斤左右,略高於去年國家臨儲政策取消後的開秤價。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食用油消費總量已達3294.6萬噸,但國産自給率只有34.2%。而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發展綱要》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食用油的自給率不低於40%。“時間緊,實現目標難度大。為此,發展油料生産顯得尤為緊迫。”王瑞元表示,種植範圍廣、適應性強、産量和含油量高的雙低油菜是潛力最大的品種,大力發展該品種是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率的最佳選擇。

  王瑞元指出,目前,我國玉米和稻穀結構性過剩特徵明顯,特別是一些低端品種銷路不暢,部分糧油品種仍將面臨階段性過剩壓力。對此,糧油加工企業應繼續積極調整産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快開發“系列化、多元化、差異化和營養健康型”的糧油産品,提升加工産能利用率,提高我國糧油加工業的發展水準。目前,我國稻穀、麵粉、油料、油脂加工産能利用率僅分別為43.6%、61.1%、52.2%、56.0%,低於國際水準。

  兩位專家及企業代表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像過去支援發展大豆産業一樣支援油菜産業的發展,繼續重視和支援油菜的品種改良工作,在種植補貼、提高種植油料的比較效益等方面調動農民的生産積極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