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習平臺知學雲或解供給側改革人才之痛
- 發佈時間:2016-03-22 10:35:00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鋼鐵行業從業人員300萬人,將有六分之一被裁撤”;
“煤炭系統逾600萬人,將有130萬人被分流”;
“為削減産能,央企可能也需要裁員”……
種種跡象表明:為化解過剩産能,供給側改革率先在“人”上開動。裁員不是目的,線上學習平臺知學雲提出:“淘汰過剩的‘人力産能’之後,更要緊的是如何讓留下來的人轉化為‘有效産能’。”
供給側改革倒逼人才結構轉型
供給側改革回歸産品和服務創新,人才成為關鍵的創新要素。而企業在不斷地經歷轉型陣痛之後,人才痛點逐漸暴露出來。
2月17日,武漢騰飛人才市場舉行了一場招聘會,據該人才市場招聘經理介紹,參與招聘的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總量呈增長趨勢,但求職市場供給特點是初級技工多,高級技工少,單一性技能人才多、複合型技能人才少。
正如知學雲CEO潘斌所言:“我國人才供需結構已然失衡。”一方面,中低端人才“産能過剩”,人才同質化問題顯現,越來越多的人才分流出來。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以及中高級專業人才供給不足,“挖角戰”盛行。
人才是企業的血液,當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不匹配時,企業發展必將搖搖欲墜。那麼,如何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給,優化形成支撐産業結構升級的人才團隊?淘寶大學校長步驚雲認為,企業過多借助外部資源時,反而會削弱內部團隊的能力。“企業應該儘量地向內求助,去思考內部人的能力怎麼提升。”
傳統人才或可借線上學習平臺開啟“第二春”
傳統人才“英雄遲暮”,對企業來説,人才團隊的再優化迫在眉睫。在這場勢在必行的人才升級戰中,各路企業開始“遍尋名醫”。
以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為例,這家大型清潔能源央企,一直將人才作為促進核電事業和企業發展的戰略資源。為促進員工學習與成長,中廣核于2010年6月正式上線使用e-Learning系統(含線上學習及線上考試),但近年來,隨著系統使用人數的增長和業務發展對系統要求不斷提升,原e-Leaning系統在性能、功能等方面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亟需創新的思維、最好的服務理念以及不斷改善的業務流程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支撐集團培訓業務的有效開展,為員工提供“隨時、隨地、便捷”的自助學習服務,中廣核決定優化系統業務架構,提升e-Learning系統服務提供能力,促進系統向“高效、低成本、可持續”的運營方向發展。
2015年8月,依託于“知學雲”的技術平臺,中廣核全新培訓學習平臺正式上線了,此次全新上線,不僅有線上學習,還有包括移動學習APP,能滿足30000多員工使用。該APP目前已經上線“學習”和“考試”、“培訓報名”、“線上評估”、“課堂作業”、“知識問答”、“學習社區”等模組。移動學習APP徹底解決了偏遠地區員工培訓無法普及的問題,大大降低了培訓成本,也為中廣核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解決企業人才發展之痛的問題上,知學雲究竟有何妙方?
據了解,簡單、適用、高效,是線上學習平臺的共性原則,而知學雲在此基礎上,從資源配置、節奏設計和興趣激發三方面,實現了更專業、更人性化的升級。
騰訊課堂、百度傳課、網易公開課、知學雲等線上學習平臺已經普及,而在學習資源配置上,知學雲更專注于垂直産業領域的課程設置,其負責人在介紹時説:“知學雲與多家培訓機構合作,並取得多類院校資源支援,針對不同行業的客戶,調動專業資源,為客戶量身打造專屬學習內容。”
在學習節奏設置上,知學雲為不同需求階段的學員設計了四套培養方案:線上學習、知識管理、互動社交、人才發展。學員可根據實際需求合理安排學習進程。
在學習興趣激發上,知學雲為客戶組建專屬運營團隊,提供全程運營服務,從而使學習興趣大大提升,避免投資建設後的網路學院用不起來的尷尬局面。
談及供給側改革下的人才轉型,知學雲負責人指出:“適應産業結構升級,企業人才需要産業化、專業化的知識體系升級,需要規模化、敏捷化、個性化的培訓學習。”
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産效率,而人才作為企業關鍵的生産要素,將貫穿企業改革始末。“裁員+招聘”可解一時之癢,而知學雲等線上學習平臺為企業啟動“全員加速模式”,推進傳統人才轉型,或許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