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轉型升級綠色化鋼鐵

  • 發佈時間:2016-03-22 05:45: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化解産能過剩是鋼鐵業脫困發展的首要之戰。自2012年以來,我國粗鋼産能利用率持續處於合理水準線以下,到2015年,我國粗鋼産能高達12億噸,産能利用率降至不足67%,行業可謂岌岌可危。

  以壯士斷腕精神去産能,就要抓住關鍵點,拿出硬措施,打好殲滅戰。當前,以市場倒逼機制淘汰落後、壓減過剩,尤其要靠環保能耗等硬約束。

  去産能進入深水區

  鋼鐵業是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又是“兩高一資”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品質效益型發展,減量與治污降耗要一起抓、雙促進。

  産能過剩是鋼鐵業的頑疾。中鋼協反映,從2010年至2015年,國家有關部門先後出臺了20個淘汰落後産能、引導産能退出的措施。儘管淘汰了一部分落後産能,但整體而言産能並沒有減少。

  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4年,我國累計淘汰煉鐵産能7711萬噸、煉鋼産能7780萬噸。鋼鐵業提前1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後任務目標。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後5年我國將再壓減1億至1.5億噸粗鋼産能,任務更加繁重。

  “隨著大部分落後産能被淘汰,化解産能過剩工作進入了深水區。”鋼鐵業專家陳子琦表示,産能壓減不僅是淘汰落後産能,而且涉及相當部分一般性的産能,難度越來越大。從以往的經驗教訓看,靠行政手段勒令企業“下馬”,已不合時宜,且有副作用;僅憑裝備規模的大小搞“一刀切”,又易導致企業上大壓小,規模不降反增……做“減法”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去産能的成效乃至成敗。

  “‘十三五’鋼鐵業去産能總的思路,是要通過法律、標準和經濟的手段來加快過剩産能的退出。”工信部副部長馮飛介紹,鋼鐵去産能主要有九種方式。這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通過加強環保執法和嚴格實施能耗標準壓減産能。

  綠色化是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民眾對於霧霾等環境問題極其關切,節能環保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作為污染和能耗大戶,鋼鐵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等污染物約佔全國工業的7%至14%,是形成霧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鋼鐵業成為我國環境治理的重點領域。《國務院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品質、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産業政策,達不到標準要求的鋼鐵産能要依法依規退出。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分析認為,依靠環保、能源、品質和安全的“依法淘汰”,是化解過剩産能的最有效最公平最主要的手段,這將引導企業向環境保護要發展基礎,向能源節約要發展效益,向品質品牌要發展市場,向安全生産要發展保障,從而促進鋼鐵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從發展趨勢來看,綠色化是我國鋼鐵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與國際先進水準相比,我國鋼鐵工業的能耗差距為10%左右,噸鋼污染物排放量則高出許多,有的高達數倍。例如,噸鋼煙粉塵排放量,國際先進水準為0.22千克至0.25千克,而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平均約為1千克。

  “‘十二五’以來,鋼鐵業整體節能環保水準提高很快,但仍存在企業間環保治理良莠不齊、投入差距大、全行業排放總量大等問題。”中鋼協黨委書記劉振江表示。鋼鐵生産過程會産生大量污染物,實施清潔生産並配置相應環保設施十分必要。目前,我國鋼鐵企業環保設施平均運作成本為噸鋼55元,寶鋼、唐鋼等先進企業環保設施運作成本為噸鋼100多元,而一些小企業只有噸鋼10元至20元。從噸鋼污染物排放量上看,落後企業的排放強度可達到先進企業的10倍,甚至更高。一些企業的環保意識淡薄,甚至存在違法偷排等行為。

  重在嚴格執法監管

  環保部監查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70%的鋼鐵企業環保不達標。自“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實施以來,鋼鐵企業普遍大幅增加環保投入,進行環保改造升級。截至2015年底,仍有20%左右的鋼鐵企業環保不達標,其中約40%的鋼鐵企業由於裝備水準比較落後、改造升級難度大、資金緊張,無法實現環保達標改造,將依法退出,涉及産能約1億噸。

  《意見》強調,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節約能源法,並詳細列出了《煉鋼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粗鋼生産主要工序單位産品能源消耗限額》等一系列節能、環保方面的達標要求。

  “關鍵是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李新創表示,從以往的實踐看,還存在著對部分鋼鐵企業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的問題。目前,鋼鐵業成本和價格競爭極其激烈,“守法企業環保成本高,違法企業環保成本低”的狀況,讓先進企業在不公平競爭中步履維艱。為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很有必要強化環保能耗硬約束,對所有企業實施統一監管標準,加大落後産能的違法違規成本。

  《意見》提出,嚴格依法處置環保不達標的鋼鐵企業,進一步完善鋼鐵行業主要污染物線上監控體系,覆蓋所有鋼鐵企業;嚴格依法處置能耗不達標的企業。

  “全面覆蓋、一視同仁、嚴格執法監管,會讓淘汰落後更痛快,綠色鋼鐵更實在。”李新創呼籲,鋼鐵行業要努力以綠色礦山、綠色採購、綠色物流、綠色製造、綠色産品和綠色産業“六位一體”打造真正的綠色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