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教堂是免費的嗎
- 發佈時間:2016-03-21 08:28: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學家沒人會同意“免費午餐”,估計也不會同意有一個“免費教堂”。
網路上流傳著一系列的“外國免費論”。比如外國的高速公路是免費的,中國是收費的;外國的醫療保健是免費的,中國是收費的;外國的教育是免費的,中國是收費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似是而非的文章到處流傳,很讓一些中國屌絲憤憤不平。覺得外國月亮不是更加圓,就是更加亮。
最近,有朋友轉發了一篇文章説:外國的教堂也是免費的,中國的寺廟卻都是高門票,有些寺廟據説還是上市公司的業務板塊。於是,文章直接得出結論:“西方人進教堂是為了懺悔,中國人進廟是為了賄賂。進教堂的是免費聽布道,懺悔自己的靈魂,聽勸導與教誨;而進寺廟的則是花錢燒香求佛求籤,尋求保祐,乞求平安、發財、陞官、交好運。前者是靈魂的溝通與昇華,凈化心靈;後者則用金錢圖謀更多的好處與利益。”
聽上去西方人好高大上,中國人好矮矬窮。事實是這樣的嗎?
經濟學家沒人會同意“免費午餐”,估計也不會同意有一個“免費教堂”。
我在德國唸書時,課餘去過阿爾卡特公司打工。這是正規公司,所以他們也為我的一點點工資照章納稅,記得公司財務人員為我填寫個人資訊的時候特意問道:“您信仰基督教嗎?“
——好奇怪啊,你一個電子公司的財務人員問宗教信仰問題作甚?要知道,一般來講,德國人不太問別人的政治態度,宗教信仰和收入年齡,這些被認為是個人隱私。
看我狐疑,他連忙解釋:我們德國的稅收中有一個“教堂稅”,如果你不信教,那就不會扣除這個稅。原來是這樣!到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科隆大教堂那巍峨雄偉的哥特式尖頂,原來都是納稅人繳稅建起來的,雖然我進教堂並不需要買門票,但是教堂依舊不可能是一個免費的産品。無非是由廣大信徒按照稅收的形式供養了而已。同理,德國免費的高速公路也一樣,不可能是真正免費的,無非是納稅人繳稅供養而已。
由此看來,問題並不在於高大上的免費和矮矬窮的收費,而是以什麼樣的形式收費?
德國這樣的收費方式是全民(教堂是全教民)繳費,而中國的收費方式是使用者付費。每一個繳費方式都有它的歷史原因,我才疏學淺,沒有能力對宗教歷史,政治制度,歷史文化等等一一研究。只是從經濟學角度看,對於德國這樣全民信教的社會來講,如果每個教堂門口設一個收費站,收費成本相當高,而且也不見得能夠比全民徵稅多收多少錢。這和經濟學上認為的馬路為什麼是公共産品道理是一樣的。
但是中國不一樣。中國人基本不信教,大部分人去寺廟,除了拍照片,就是像那篇文章講的,“賄賂”菩薩得個很世俗的功名。所以,使用者付費的模式既能減輕真正教民的負擔,還能更加有效率地徵收建寺廟的費用。
其實在中國,你是真的佛教徒也是可以得到一張身份卡,自由進出寺廟的。只不過該作者不是佛教徒,不知道而已。
其實在德國,教堂門口往往很顯眼地擺放著捐款箱。這和中國的寺廟也很類似。只不過該作者作為遊客,或許只顧拍照片,沒有注意到而已。
那麼還是會有人問:教堂這樣的收費方式不是有利於我們非教徒和遊客嗎?中國這樣的收費方式不是在阻礙著我們參拜菩薩信仰佛教嗎?從這個角度看,人家的確好大方,很上檔次的嘛。關於這個問題,值得再寫一篇文章。容我這裡賣個關子,休息一下。
(作者係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