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P2P租車回潮:欲速則不達 慢生意進退顯尷尬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士別三日能否刮目相看?“丟車”、“裁員”、“倒閉”,輿論漩渦中的P2P租車近日再度出發,PP租車、寶駕租車不僅套上了當前熱門的“二手車電商”、“汽車保險”和“拼駕”等商業模式,前者甚至更新品牌口號強調“共用經濟”啟動規模性行銷。然而,P2P租車的誠信鴻溝、車源規模仍然未見優化,新模式成長性也有待考量,P2P租車借新模式重啟能否叫好又叫座疑點不少。

  口誅筆伐成過去時

  “只要P2P租車的平臺靠譜,我的車租出去能完好無損的回來,車主一個月能掙幾百上千元,何樂而不為?”這是PP租車在進入中國前,該團隊做用戶調研的反饋,而這個“靠譜”卻在去年遭遇嚴重挑戰。

  去年4-12月,“P2P租車車輛被質押”的新聞不斷涌出,用戶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同樣是在去年,曾經排名僅次於神州租車和一嗨租車的CoCar宣佈停止服務, “P2P租車倒在誠信鴻溝下”的理論在業界大行其道。

  其實,對於去年的低谷,佔據P2P租車市場份額九成的PP租車聯合創始人兼CEO張丙軍有過預期。2013年入華時,他就預感到:“在中國當前的信用環境下,需要很認真的搭建平臺才能做到所謂的‘靠譜’,我們對危機是有所預期的,去年的情況在PP租車的可控範圍內。”

  誠如寶駕租車CEO李如彬向媒體所言,“丟車一直是傳統租車領域十幾年的硬傷,主要就是信用體系不健全導致的”。針對此硬傷,行業一直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做努力,為提振用戶信心,PP租車在去年下半年設立1億元安心保障金。用張丙軍的話説,“最嚴峻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成績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來證明,我們曾經檢測到一輛PP租車平臺上的車被拿來做測試,做急加速剎車,發現這個情況一個小時後,我們的人員到達了車輛位置收回了車。”PP租車市場副總裁黃祖耀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

  諸如此類問題讓張丙軍認為,共用租車是所有O2O品類裏最難做的一種,他自己對解決線下問題的難度也是深有感觸,2013年張丙軍和平臺早期的創業人曾經跟著基層人員親自走了一遍找車的全流程。“印象最深的是找一輛邁騰車,當時車被關在豐臺一個偏遠地方的小院子裏,院子還有人看守。”這些他至今記憶猶新,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正是這些親身經歷加強了團隊的危機感,而現在行業已經過了風控最危機的拐點,而且社會的誠信正在快速改善,未來風控的壓力會越來越小。

  事實上,丟車問題只是P2P租車線下問題的一種。“用車途中車主與租客之間的口頭約定執行情況”、“平臺對用戶糾紛裁決的公平與否”等都直接影響到雙方對平臺乃至行業的二次判斷,而且一旦共用平臺上出現車輛被質押等情況,這對用戶造成的傷害遠大於網購假貨,易觀智庫網際網路交通出行研究總監張旭認為。

  打組合拳“巴結”用戶

  除了解決各種線下問題,張丙軍稱還需要吸引更多的車型,事實上,車源供給量是整個P2P租車行業的問題。據介紹,目前PP租車覆蓋16個城市,平臺擁有超過100萬輛註冊車輛和超過200萬租客。李如彬則向媒體透露,目前擁有2輛以上車輛的車主在寶駕租車的車源基礎佔比70%。此外,寶駕租車30%的車主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

  為了提高車主的留存率,PP租車于去年底上線了二手車業務,向車主提供幫買幫賣和試駕服務,根據車型和對接的平臺不同,PP租車會向合作方平臺收取一定的服務費,但是對用戶PP租車是免費的。據了解,目前PP租車正在合作的平臺有車置寶、優車誠品、優信二手車,此外,汽車之車二手車和瓜子二手車正在洽淡中。同時,寶駕租車也對自己的業務版圖進行了調整,在今年1月底上線拼駕功能後,後者已有日租、時租、拼駕、長租和試駕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雙方推出的新業務“二手車電商”和“拼車拼駕”均是業界當下最時髦的概念,同時也是存在爭議的業務。為此,張旭認為,P2P租車行業在“共用經濟”東風正勁時推出這些熱門業務,顯得有些著急。他進一步説,“P2P行業做業務拓展沒有問題,但是需要在租車這個場景下做拓展,而二手車和保險與租車的關聯性顯得相對較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張丙軍則向北京商報記者強調,“現在二手車業務和保險業務其實還都沒有獨立的部門,PP租車業務擴張是我們在用戶運營中的決策,是對共用租車的支撐,留住並吸引更多用戶同時又對P2P商業模式産生促進是PP租車組合涉獵新業務的目的,而且這不是資本方的意志”。

  此外,PP租車還于近日更新了品牌口號,將“最划算的網上租車”改為“開身邊好車,過快樂生活”。今年會加強品牌的行銷,減少原來單純的優惠券行銷強化用戶社區的運營,這些變化來自於PP租車經歷去年裁員後的心得。

  慢生意進退顯尷尬

  在不斷完善風控和教育市場的前提下,張丙軍預計未來三年內會有10%的車主加入P2P租車,而今年已經是PP租車進入中國的第三年,由於非標準化的成分太多,導致以體驗為本質的整個P2P租車行業進展並不快。

  以同屬共用經濟範疇的另一家企業作為參考,較PP租車上線早一年的滴滴已經多次完成數十億美元融資,估值或已超過200億美元,在唯快不破的網際網路戰場上,去年完成約5億元C輪融資的PP租車略顯尷尬,而事實上,拼車曾經出現在張丙軍創業的備選方向中。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張丙軍對此已經雲淡風輕,他更習慣拿P2P租車與房屋共用做對比,“2007、2008年開始的房屋共用市場是在四五年後才慢慢起來的,共用租車現在還只是初期,而且PP租車的速度已經比世界上其他的同行都快”。

  事實上,P2P租車不光與網際網路同行相較是慢生意,比起傳統B2C租車也不快,張旭這樣認為。“因為市場培育的問題,P2P租車的擴張比較慢,現金流轉也比較慢。雖然P2P模式比傳統B2C租車要便宜,但是用戶享受這個性價比的社交成本比較大,傳統租車只需要去線下提車就行,P2P模式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前期溝通上”,他如是説,“而且車輛如果在租用過程中發生事故的話,P2P租車的社交成本和流通會更加繁瑣,傳統B2C租車一般有專門的汽車維修團隊,小的刮蹭等問題企業一般不會費大力氣計較,但P2P租車的車主可能就不會視而不見。”

  而PP租車在今年的行銷則希望抓住社交這個機會,將“人情味”定為PP租車的文化基調。張丙軍自己就是PP租車第一個踐行者和體驗者,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的車也會在PP租車上出租,自己也會租別人的車體驗同行的産品,身邊的所有親戚朋友甚至都曾被他“公關”加入P2P租車平臺。正如硬幣總有正反面,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有優劣勢和致命傷,對此,張旭坦言,“P2P租車是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商業模式的,但是不能著急,要能耐得住寂寞”。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