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旅遊商品,亟待破解“不想買”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31:03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關注

  首屆“樂購江蘇”旅遊商品展銷匯不久前落下帷幕,展會集中展示全省13個省轄市特色旅遊商品,意在為旅遊企業、景區、度假區與旅遊商品研發設計基地搭建供需平臺,推動全省旅遊商品的發展。

  旅遊業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基本涵蓋旅遊的全部內容。隨著旅遊從最初傳統的觀光旅遊,轉變為休閒度假遊、深度遊、主題遊等多種形式,遊客的購物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即從特色紀念品向生活日用品轉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兩年來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馬桶蓋、電飯煲、防曬霜等商品,以至於日本創造出專門針對中國遊客的“爆買”一詞。僅去年國慶長假期間,中國遊客在日本消費達53億元。攜程出境遊專家預計,按照赴日每人平均旅遊支出1.5萬元計,2015年中國遊客赴日旅遊消費將達750億元。反觀國內,由於對旅遊商品概念理解的偏差,造成旅遊購物在旅遊收入中的佔比不足20%。作為旅遊較發達地區,江蘇這一比例也僅為23%左右。而在歐美等國,這一比例高達70%。

  “旅遊商品,不能等同於旅遊紀念品、農副産品。”省旅遊局綜合法規處處長陳勁松説,旅遊商品是一個大概念,不僅包括傳統的旅遊紀念品、食品、農副産品、工藝品,還包括輕工業産品,尤其是涉及人們生活需求的産品以及旅遊裝備品。“但現在許多景點景區産品缺少原創,大量同質化、單一化、庸俗化,遊客看了不想買。”江蘇旅遊商品研發基地主任、鼎藝國際董事長杜俊透露説,絕大多數景區門店都處於虧損狀態,想要盈利只有外包,而外包商為了盈利,就會銷售各種産品,造成景區旅遊商品的雜亂。

  國務院辦公廳去年8月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市場主體開發、豐富提升特色旅遊商品,培育一批旅遊商品研發、生産、銷售龍頭企業,加快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提升工程,推出中國特色旅遊商品系列。從旅遊商品發展角度來説,創新研發、生産製造、行銷三個平臺一個不可少。杜俊認為,旅遊商品的良性發展格局應該是多品種、大批量,只有實行規模化運作,才能降低成本、價格,吸引遊客購買。但是,大多數景區景點往往受限于資金,不願意加大研發生産投入。在展銷匯現場,記者遇到南京大塘金農業旅遊開發公司總經理張正興。該公司的香草谷種植了大片薰衣草,成為南京市民常去的旅遊點。公司正依託薰衣草,培養研發團隊研發相關産品。這次參觀,張正興就是想尋找一些旅遊商品的研發設計團隊,看看能否在特色産品上作出突破。

  另一方面,由於缺少統一的行銷平臺,我省不少特色旅遊商品出現“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南通曹裕興蘭印坊近年來在堅持傳統藍印花手工藝的基礎上,在布料、花紋上進行創新,吸引一些歐洲品牌主動到府合作,日本一家潮牌店更是專門開闢合作産品銷售區。蘭印坊經理江榮説,目前公司致力於開發統一的展示平臺,正進駐南通濠河等景區,嘗試推出諸如零錢袋之類的小件、批量化的低價産品,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

  為了破解旅遊商品産供需之間的不對稱,我省成立8家旅遊商品研發基地。此次展銷匯上,國家旅遊商品研發中心(江蘇)聯合研發基地、江蘇旅遊箱包協同創新研發中心也同步揭牌,目的是推動旅遊企業加大與研發基地的對接,開發具有特色的旅遊商品。作為全省統一的旅遊商品品牌,“城市遊禮”也首次亮相展銷匯,目前集合13個省轄市的2000多種旅遊商品,未來將擴大到6000余種。“城市遊禮”旗艦店將先期進駐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東方鹽湖城綜合度假區,未來還將在各景區、度假區、城市設局布點。 本報記者 趙偉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