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出旅遊商品的怪圈

  • 發佈時間:2016-02-02 07:3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尹  婕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國遊客在秀水街購物

  國貨化粧品深受外國消費者喜愛

  相較于國人出境遊購物的熱情高漲,國內遊方面,旅遊購物卻是短板。因此,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對旅遊購物的重視程度,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希望能推出一批讓遊客喜愛的旅遊商品,將更多的遊客購買力留在國內。近日,國家旅遊商品研發中心(江蘇)聯合研發基地落戶南京,成為該中心在全國打造的首個省級基地。

  然而,統計數據卻似乎“背道而馳”。據統計,目前,出境遊購物佔了出境旅遊支出的50%以上,而國外遊客在我國境內旅遊的購物支出則不足10%。中國的旅遊購物陷入“各地越重視旅遊購物、遊客越青睞國外購物”的困境。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如何走出高投入、低産出的旅遊商品怪圈?

  1、把脈:什麼是旅遊購物

  中國旅遊商品産學研聯盟秘書長陳斌介紹,現行的統計部門的旅遊購物統計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制定的《國家旅遊及相關産業統計分類》,按其中的旅遊購物類進行統計。具體是:一、旅遊出行工具及燃料購物,其中僅包括為遊客購買用於旅遊活動的自駕車、摩托車、自駕遊用燃料、零配件等提供的零售服務;二、旅遊商品購物僅包括為遊客購買旅遊紀念品、老字號紀念品、免稅店商品、旅遊用品(不含出行工具、燃料等)、旅遊食品等提供的零售服務。“這種分類建立了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對應關係,雖然從國民經濟行業統計角度來講似乎沒有問題,但與遊客實際發生的旅遊購物卻相去甚遠。”陳斌強調,這實際上是“小旅遊購物”的概念。

  而“大旅遊購物”指的是:為旅遊做準備或者在旅途中購買商品(不包括服務和餐飲)的花費,其中包括購買衣服、工具、紀念品、珠寶、報刊書籍、音像資料、美容及個人物品、藥品等,不包括任何一類遊客出於商業的目的而做的購買,即為了轉賣而買。這也是國際上常見的旅遊購物支出的定義。“遊客在旅遊購物中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在大旅遊購物中徜徉。”陳斌撰文指出,按照現有的旅遊購物統計口徑,一方面容易造成企業誤以為旅遊紀念品等是旅遊購物的主流;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有關部門誤以為大力扶持旅遊紀念品等的發展,才是發展旅遊購物的重點。

  據此,陳斌指出,發展旅遊購物就必須打破狹隘的旅遊購物、旅遊商品的統計方法。一方面要保留現有的統計,保證這部分旅遊購物統計的延續性。另一方面要制定真實旅遊購物大數據的統計方法。對真實的旅遊購物數量、購物遊客的結構、所購旅遊商品、購物的地點等進行全方位的統計。

  2、癥結:供給側出了問題

  2015年春節,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捧紅”了馬桶蓋。當年中國遊客在日本共消費近800億元人民幣,這其中除了馬桶蓋,還有電飯煲、保溫杯、吹風機、紙尿褲、洗髮露、感冒藥、電動牙刷等日用品。以此為鑒,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似乎都不屬於我國傳統意義上旅遊購物的範疇。這些原本應該在建材市場、電器商店、超市、藥店出售的商品竟成為了我國遊客出境遊購物的“重頭戲”。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早前即表示,在出境遊發展迅猛的當下,走出國門旅遊,更像是“串門兒”,去別人的城市住上幾天,是另一種生活方式。正因此,旅遊購物也已進入購買生活日用品的階段。

  目前我國旅遊購物在旅遊收入中的佔比較低,歸根結底,主要癥結是供給側出現了問題。“小旅遊購物”概念下的旅遊紀念品、旅遊工藝品存在著嚴重同質化傾向,製作粗糙、特色模糊;“大旅遊購物”所涉及的諸多商品,又存在品質不佳、性價比不高等問題,即優質商品的供給落後於實際需求。中國遊客海外“爆買”的現象,實際上已經釋放了消費需求升級的信號。

  “需求側相對是固定的,供給側要去靠近需求側,而不是需求側靠攏供給側。”陳斌説。目前,市場上狹義的旅遊商品開發,存在著“自娛自樂”的問題,不清楚市場的實際需求,千篇一律的旅遊商品已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3、良方:找到真正的顧客

  “旅遊市場發展迅速,遊客的需求巨大,哪的旅遊供給符合市場需求,遊客才會到哪消費。”陳斌説,遊客對旅遊購物的需求已在境外購物中展示出來,找準改革的關鍵點,才能使旅遊供給側結構精準改革。

  而現實情況是,供給側經常找不到真正的市場和真正的顧客,經常把直接的服務對象當成市場和顧客。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推動旅遊商品創新,多地發起了設計大賽,每年也會舉辦全國旅遊商品大賽。然而,一些旅遊商品的設計者對於誰是最終的購買者、使用者,並不清楚。陳斌強調,吸納設計的生産企業不是消費者,銷售企業也不是消費者。只有真正為遊客所接受、喜愛,才是成功的旅遊商品。

  具體而言,就是從遊客的實際需求出發,針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購買能力和攜帶要求等細節做出改變。無論是研發設計環節,還是製作環節都應當注重品質。狹義的旅遊商品,應當凸顯民族特色、地方文化,能夠代表一地風情和文化底蘊;廣義的旅遊商品,則可以創新行銷途徑,讓更多本土百姓信賴的特色名優産品進入購買者的視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