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泓碧水潤田間

  • 發佈時間:2016-03-19 10:29:3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于洪光呂兵兵

  猴年新春,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很多回家過年的遊子,都會在家人的陪伴下,登上新建成的龍潭溝水庫大壩看一看。一側是群山環抱的高峽平湖,一側是松柏纏繞的蜿蜒溪流,風景如畫,美不勝收。“風光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幾十年來的夢圓了:不用再怕旱澇,踏踏實實種莊稼。”戶部鄉黃崖川村70歲農民沈興亮感慨道。

  龍潭溝水庫,是由煙草行業援助建設的。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水利。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國煙草總公司響應號召,作出了“在種煙地區援助建設大型水源工程,助力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決策。經過科學論證,中國煙草總公司決定投入1.7396億元,援助建設龍潭溝水庫。該水庫于2011年12月22日開工,2015年12月18日建成。

  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國煙草總公司總經理淩成興坦言:“以工程品質和安全為‘第一準線’,堅持科學施工、規範管理,確保龍潭溝水庫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成為優質惠民的精品工程,成為涉農國企反哺農業的典型範例。”

  日照市委常委、五蓮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強介紹:龍潭溝水庫是山東30年來在山丘地區新建的第一座中型以上水庫,集灌溉、泄洪、旅遊等功能于一體,可為周邊20多萬畝農田的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旱澇無情煙草有情,跨越世紀的夢想照進現實

  五蓮縣位於山東半島西南部,因境內“奇秀不減雁蕩”的五蓮山而得名,是典型的山區縣,丘陵山地佔縣域面積的86%,旱澇災害頻發是基本縣情之一。

  “咱這裡落差大,下一場雨,山裏的水涌下來,可能就成了澇災。不下雨,咱又留不住水,旱得厲害的時候吃水都困難,更不用説澆莊稼了。雨季來了躲水,雨季過後缺水,這輩子就跟水較勁。”位於潮白河沿岸的叩官鎮大槐樹村黨支部書記王雲強深有體會。

  潮白河,發源於九仙山龍潭溝,蜿蜒32公里。建設龍潭溝水庫治理潮白河,五蓮自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動議,並於1975年到1977年,進行了第一次實踐。

  縣政協副主席、龍潭溝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陳加宏回憶:“那時候我正讀初中,經常和同學們背著筐子,帶著錘子,到工地上打石子。那次建設,最多的時候上陣3萬多勞動力,大幹了3年,卻受限于當時的人力物力和技術,沒能建成。”

  旱澇無情,煙草有情。五蓮一直是煙葉生産大縣,煙葉種植面積最多時達3.5萬畝。2007年以來,山東煙草局為回饋煙區農民,開始實施煙葉生産生態村富民工程,累計投入了1.8億元,幫助煙區農民完善村莊和煙田基礎設施,特別是煙田水利設施。

  省煙草局副巡視員鄧志堅介紹,在五蓮,儘管這幾年在煙田水利建設上投入很大,但受限于地質條件,水源在乾旱時仍然無法保障。修建龍潭溝水庫,為煙葉種植提供了穩定的水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因此,2011年國家局提出扶持建設水源地工程後,山東省局第一時間就對龍潭溝水庫建設進行了調研論證,形成了科學系統、操作性強的整體材料,迅速上報到國家局。得益於此,龍潭溝水庫成為煙草行業首批實施的“煙水惠民”工程項目之一。

  建設難度超乎預期,三方努力共保工程品質

  2011年,龍潭溝水庫建設工程啟動時,規劃用3年的時間建成。但是,工程啟動後進展卻沒有預想中的順利,水庫用時4年才全部建成。

  “這是因為建設難度超乎預期,特別是壩底的F4斷層全國罕見,為了保障工程品質,我們只有把工期拉長,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各種技術難題。這是以‘艱苦創業’為核心的‘五蓮精神’和以‘攻堅克難’為核心的‘龍潭精神’的生動體現。”五蓮縣副縣長、龍潭溝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楊茂波告訴記者。

  工程施工方、葛洲壩集團龍潭溝水庫工程施工項目部經理李炎金介紹,水庫兩側山體形成于不同的地質時期,因此産生了大面積斷層,斷層下又形成了深達幾十米甚至數百米的漏洞。原本計劃用兩個月時間完成的壩底處理工作,不得不停下來。

  水庫建設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子孫後代,山東煙草系統、五蓮縣政府和葛洲壩集團迅速協商,三方形成了“不保工期保品質”的一致意見。指揮部及時上報山東省水利廳,由其牽頭邀請到國內外知名水利專家前來“會診”,幾易施工方案。最後,創新性採用了固結灌漿、接觸灌漿、帷幕灌漿相結合的方式,圓滿解決了這一難題。

  作為煙草行業支援五蓮發展的一項惠民工程,水庫建設牽動著煙草人和五蓮人的心。日照市煙草局(公司)抽調專門人員成立了水源工程辦公室,全力協助政府部門開展工作。“龍潭溝水庫是行業在山東扶持建設的第一座關鍵性水源項目,作為行業的一份子,我們必須無條件地為水庫建設盡好責、服好務。”日照市煙草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總經理李峰説。

  2015年5月13日,施工人員從壩體中抽取出一根混凝土芯樣。這根類似于電線桿的實心混凝土圓柱體,其整體長度、光滑程度、結構密度等指標,是決定水庫建設品質的關鍵。結果顯示,芯樣長20.44米,長度為全國第四,超過了我國第三大水電工程向家壩水電站的芯樣長度,意味著混凝土澆築品質達到了精品工程標準。

  好風光下好農業,森林水鄉引客來

  山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吳洪田坦言,援助建設龍潭溝水庫,要在促進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同時,更加關注地方新農村建設,更加關注社會民生,用實際行動樹立起煙草這一涉農國企負責任的良好形象,為實現“財政增稅、煙農增收、産業增效”作出更大貢獻。

  誠如斯言,龍潭溝水庫建成後引發的綜合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走下龍潭溝水庫大壩,沿著潮白河向下游走兩三里地,一座嶄新的龍潭旅遊度假村正在建設之中,黃崖川村成為了最早受益的村莊之一。村黨支部書記劉祥彩介紹:“基礎設施已經建好了,生態園、採摘園有了雛形,旅遊的框架已經搭起來了。”

  好風光下好農業,龍潭溝水庫的建成,為五蓮現代農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而且,受益的不僅是農業,在“森林五蓮”“果鄉五蓮”兩大名片之外,又多了“水潤五蓮”這一新名片,為五蓮生態休閒旅遊再添新動力。

  對水庫來説,防洪灌溉功能是第一位的。龍潭溝水庫設計流域面積16.2平方公里、總庫容1078萬立方米,可為下游23萬畝農田改善灌溉提供條件,潮白河下游防洪標準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縣水利局局長盧法緒介紹,五蓮將整合水利、國土、農業綜合開發等各類項目資金,向潮白河流域集中,力爭建成10萬畝以上可實現自流灌溉的高標準農田,農民畝均種植收益增加千元以上。

  同時,水庫建成後,龍潭溝變身為秀美的江北小三峽,潮白河流域也成了省級濕地公園,已經有白鷺、燕鷗、天鵝、紅腳鷸等30多種鳥類在此棲息。而且,水庫將五蓮山、九仙山等風景名勝連成一體,形成了“群山環水、水中映山,巡水而入、順山而出”的自然生態景觀。五蓮順勢而為,圍繞水庫進行整體規劃,以“一湖一河一村一園”為特點的景區綜合體項目正全面展開。

  “龍潭溝水庫工程必將成為五蓮水利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個傑作,留給五蓮人民的是福祉,留給歷史的是豐碑。”日照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龍潭溝水庫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西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