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集團利潤增長468%的奧秘:轉型試水裝配式住宅
- 發佈時間:2016-03-18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經記者 杜冉樂
在亞布力論壇上,美好集團掌舵人劉道明闡述自己身份時説,“美好集團不僅僅是一個開發商,而且是在整合一種生活方式。”
2015年報顯示,美好集團(000667,SZ)實現營收46.79億元,同比增長122.2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幅468%;扣非後凈利潤4.32億元,同比增幅767.62%。
幾年前,美好集團借殼上市,業務主要在武漢,借助武漢棚改機會,擁有龐大土地儲備,被稱為武漢“地主”,但棚改並非易事,拆遷難度加大,對房企資金鏈形成重壓,減緩了項目週轉率。
儘管業績暴漲,但美好集團股價卻低迷不振。去年以來,美好集團頻繁轉讓不少被外人視為優質的項目,外界將之解讀為小股操盤,告別“吃獨食”,加速試水工廠化住宅。
全國佈局轉為區域聚焦
相對於一線房企,作為二線區域性房企的美好集團卻較少成為媒體的關注對象。儘管如此,這並不妨礙美好集團轉型。
2014年,名流置業更名為美好集團。劉道明談到更名時曾感嘆,2012年春節前,第三方評價説名流置業是“國企現象、老人心態”,對他的觸動很大。
更名之後,美好集團加速變陣,由“全國佈局”轉為定位於“區域聚焦、深耕發展”,試圖通過産品標準化、整合化,加強物業服務等舉措,圍繞産品和服務提升企業競爭力。
按照美好集團業務定位,他們確定了以土地一級開發、土地一、二級聯動開發及基於社區的綜合服務為主的三大業務線。
美好集團相關人士解釋説,2014年以來,公司在對行業格局和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由傳統房地産開發企業逐漸轉型為“美好生活整合商”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打造以“服務”為業務龍頭的經營模式,同時把握城市“舊改”的市場機會,形成“一級開發”、“一、二級聯動開發”等業務模式。
告別鋪攤子式全國擴張,這使得美好集團在全國樓市低迷期能夠規避不少項目管控及去化風險,像去年不少曾顯赫一時的中國百強房企也陷入資金鏈危機,其問題就出在攤子太大。
2015年報顯示,美好集團實現營收46.79億元,同比增長122.2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幅468%;扣非後凈利潤4.32億元,同比增幅767.62%。
值得一提的是,美好集團報告期內實現每股收益約0.167元,同比增幅46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産58.8億元,同比增幅7.86%,凈資産收益率7.28%,同比增加了近6個百分點。
費用為何大幅下降
記者注意到,上述業績向好與美好集團期間費用下降明顯有關,比如2015年銷售費用佔總營收1.64%,同比下降2.49個百分點,當期管理費用佔總營收2.98%,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當期財務費用佔總營收1.84%,同比下降近2個百分點。
全國兩會期間,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公開表示,大力推進工廠式建築、裝配式建築。在工廠生産模組件,到現場進行組裝,這樣可以大大節約能源,減少污染。
關於裝配式住宅,早些年標桿房企萬科就在積極探索。去年底,美好集團正式對外亮相了由其打造的“武漢首個工廠化精裝住區”名流世家項目。
據美好集團官網介紹,名流世家作為首個試點項目,65%建築模組工廠化,以毫米級誤差預製、高精度拼接而成,具有建築品質高、項目進度快、成本可控、資源消耗少、建築污染小等5大優勢,相比傳統住宅節能80%、節材6倍等。
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北省工程建築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彭少民教授表示,在國際上,工廠化住宅已是一種成熟的建築工藝。工廠化住宅利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産、工業化施工和資訊化管理等方法來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築,實現建築産品節能、環保、全生命週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築生産方式。
小股操盤:提升凈資産收益
除了“試水”工廠式住宅,美好集團正在加速轉變“吃獨食”的習慣,改為“小股操盤”,去年表現得尤為明顯。
去年10月份,美好集團先前已投入資金參與了武漢市硚口區長豐村名流時代項目城改一級開發整理及拿地,引入藍光發展合作開發。美好集團方面表示,這有利於發揮公司在一級土地項目開發上的專業優勢,擴大一級開發業務的規模和加快資金週轉。
今年2月,美好集團向東湖高新轉讓了其所持有武漢園博園置業52%的股權,標的公司旗下主要為武漢市硚口區長豐村編號為P(2014)014號的城改建設用地。
記者注意到,標的公司轉讓之前,除了美好集團持股52%之外,長城基金旗下長城嘉信持股48%,而轉讓之後長城嘉信放棄優先購買權,從表面上看,美好集團不再持有標的公司股權,但長城嘉信和東湖高新均為財務投資,一定期限之後美好集團還將回購股權。
一位不願具名的房地産金融專家表示,這種假股實債的模式,能扮靚財務報表,為公司降低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但需要其掌握好時間節點與財務平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