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規合一”引領全國 海南特區再立潮頭
- 發佈時間:2016-03-17 11:09:5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海口3月17日電題:“多規合一”引領全國 海南特區再立潮頭
新華社記者王暉余、鄭瑋娜
海南擁有很多“全國唯一”的響亮名片,但在“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下,作為全國唯一的省域“多規合一”試點省份,承載著新的特殊使命。自去年6月開展試點以來,海南省有效破解“規劃打架”,劃定生態“高壓線”,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激活了改革發展新動能。
破解“規劃打架” “一張藍圖”幹到底
翻開《海南省總體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以及生態保護紅線規劃都在這“一張藍圖”上徐徐展開。
“‘多規合一’首先要解決各種規劃交叉、衝突、打架的問題。”海南省發改委副主任朱華友説。
長期以來,由於行政區劃分割和部門壁壘,很多規劃自成體系但又相互衝撞。
海南省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對此深有感觸:“‘十二五’時期全縣有各種規劃71個,互相牽制互相重疊,不僅導致很多項目難以落地,也影響了生態保護。”
規劃打架是普遍性頑疾。海南省梳理髮現,全省各種土地、林地、建設、海洋等規劃的重疊圖斑127.9萬塊,面積達1587平方公里。
“推行‘多規合一’改革,就是要打破行政區劃分割和部門壁壘,對全省的土地、林地、岸線、島礁、海域、江河湖泊、地下資源進行科學總體規劃。”海南省委主要負責人説。
海南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的“多規合一”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高規格的規劃委員會和規劃督察機構,統一技術標準和空間資訊數據,建立“多規合一”資訊管理平臺,把所有規劃落實到一張無縫對接的藍圖上。
在編制完成的《海南省總體規劃》中,海南以全省為一個大棋局,通過空間置換、資源優化配置、佈局優化調整,形成了完整、優化協調、數字化的“一張藍圖”,有效解決了空間重疊、數據打架、圖斑衝突等問題。
“多規合一推動資源節約利用和産業集聚發展,提高了資源配置利用效率。”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説。三亞市原有70多個規劃,經過繪製“一張藍圖”,挖潛“有規劃卻無法利用”的土地資源近50平方公里。
劃定三條“高壓線” 實現發展保護“雙贏”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是“中國木棉之鄉”,3月正是觀賞木棉的最佳季節,各地遊客紛至遝來。但縣委書記林東去年的這個時候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來的遊客多,憂是配套服務設施滯後,有時遊客到下午4點還吃不上午飯。”
林東説,以前縣裏規劃了很多工業用地,不僅效益較低而且影響生態,想調整産業結構發展旅遊業,又受到用地和規劃方面的掣肘。
經過“多規合一”的統籌佈局,昌江迅速整合土地資源,規劃落地了遊客諮詢服務中心、旅遊公廁等一批旅遊服務配套設施,被動局面大為改觀。
昌江的變化是海南“多規合一”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的縮影。
海南省生態環保廳副廳長毛東利介紹,在“多規合一”試點中,海南省劃定了三條不可逾越的“高壓線”,分別是生態保護紅線、資源消耗上線和環境品質底線。比如陸域生態紅線面積達11535平方公里,佔到全省陸地總面積的33.5%。
海南以生態紅線為基礎,改變過去以市縣為單位設立園區的做法,統籌謀劃旅遊園區、高新技術及資訊産業園區等六類24個省級産業園區,能耗低、效益高的新興産業聚集態勢初顯。
“一張藍圖”也為海南産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基礎。朱華友説,海南確定了全省優先發展的十二大重點産業,依靠“多規合一”産生的改革動力,多元化的産業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規劃代替立項 審批“瘦身”激發新動能
註冊成立一個公司最快需要多長時間?海南生態軟體園的答案是“3個小時”。
在園區“企業服務超市”,前來登記註冊的企業絡繹不絕。在這裡,企業工商註冊、稅務登記、銀行開戶、公章刻印等一系列程式最快在3個小時內就可以“一站式”搞定。
“這是‘多規合一’試點帶來的重大紅利。”海南生態軟體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淳至説。
生態軟體園是海南三個“多規合一”試點園區之一,核心是以政府職能審批向制訂規劃、政策、標準、監管和高效優質服務轉變。
自2013年以來,海南省經過四輪清理,省級行政審批事項瘦身79.3%,但項目審批環節和流程繁瑣、評估評審多等問題仍然突出。
“多規合一”讓行政審批進一步“瘦身”成為可能。海南省政務服務中心主任王靜説,海南在園區“多規合一”中試行“規劃代替立項”,以整個園區的評估評審代替單個項目的評估評審。
以生態軟體園為例,海南對7.1平方公里的園區所有做好總規和控規,並對區域進行一次性整體審批。這意味著只要符合園區的總體規劃,企業的單個項目不用再開展立項審批和項目評估評審。
短短幾個月時間,在三個試點園區中,海南生態軟體園新入駐近200個項目,博鰲樂城國際醫療先行試驗區動工14個項目,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動工12個項目。
“多規合一”給海南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動能正在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