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區構建全方位創業“生態圈”

  • 發佈時間:2016-03-17 09:32:32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王森 胡淼 報道

  昨日,南開大學創新創業基地第二期“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在濱海新區低碳産業促進中心舉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余個項目成果集中亮相。其中,包括人工智慧、人工識別、自動化控制、物聯網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等多個科研領域的項目。對接會上,來自高校、企業的多個創新項目“落地開花”。目前,新區創業環境日漸完善,研發機構集聚,為科研成果高效轉化奠定了基礎,也為新區構建全方位創新創業“生態圈”搭建了平臺載體。

  多項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記者在科技成果對接會上看到,此次展示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中,多模態人臉活體檢測技術採用身份證圖像與人臉圖像隨機匹配技術以及唇語識別功能,可實現活體檢測功能,遠距離動態識別多張人臉,識別準確率達到99.8%,達到國內先進水準。而另外一個項目場相機是基於光場成像技術的三維智慧成像系統,在擴大成像景深、深度成像、三維成像等性能方面具有極為出色的表現。可應用於物體三維成像、機器人導航、醫療輔助三維成像、三維工業機器視覺檢測等領域。

  據了解,對接會上,天津太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天津中科智慧識別産業技術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南開大學創新創業基地與南開大學、天津中科智慧技術研究院、河北工業大學及本市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平臺,收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百餘個。

  新區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

  “目前,該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每兩個月舉辦一期,在新區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間架起溝通橋梁、打造合作平臺。”南開大學創新創業基地負責人滕健告訴記者,對接會前期通過老師一對一走訪,了解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詳細情況,提高項目對接成功率。並以南開大學科技成果切入,聯合天津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增加項目數量和品質。

  除科技成果對接會助力企業創新創業外,記者獲悉,日前,天津濱海高新區與銀行、創業孵化器聯手推出“創通票”,通過網際網路管理系統,把現行政策資金兌現的財政後補貼方式調整為先由第三方機構墊付,再通過合作銀行兌現的新方式,破解困擾企業的融資難和政策兌現難兩大難題。

  而在天津開發區,目前已聚集了津京互聯創業咖啡、信星國際産業園、筆牧咖啡、中科智慧識別産業研究院、36氪氪空間泰達社區、泰達智慧硬體創新基地等一批高水準的“眾創空間”與創新型孵化器。如今,新區正圍繞創新政策扶持、成果轉化高效、“孵化平臺”聚集等優勢,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預計到2020年,濱海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5萬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18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00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