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微步入調結構深水區

  • 發佈時間:2016-03-16 06:31: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有序推進,經濟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一方面過剩産能已進入重整階段,相關行業的生産經營呈現出總量下降但品質穩定的特徵;另一方面新興産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其技術成熟度、市場拓展能力、融資需求的滿足等方面均處於相對弱勢,總體經濟復蘇可能尚需時日。

  2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在低位運作。根據國家統計局3月1日發佈的數據,中國PMI(製造業經理採購指數)為49.0,低於上月的49.4,已經連續七個月處於榮枯線的下方,為2012年8月份以來的最低值。

  2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作指數”為46.1,微降0.3個點,表明小微經濟體發展存在困難。從分項指標來看,市場指數為43.2,較上月下降0.5個點;採購指數為45.3,較上月下降0.3個點;績效指數為45.4,下降0.3個點;擴張指數為45.5,下降0.4個點。可見,各分項指數中涉及生産經營和市場運營方面的指數都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這是因為經濟快速下行接近尾聲的過程中,小微經濟作為最孱弱的環節,有可能出現過度的反應,這個反應有可能是過去一段時間效果的疊加,也有預支下階段趨勢的因素。但當月的信心指數為47.4,上升0.2個點;風險指數為52.2,上升0.7個點;成本指數為63.0,上升0.8個點。可見小微經濟在總體下滑的過程中,經營者的信心在發生變化,而風險指標和成本指標的向好也佐證了生産經營的擴張預期。

  當月小微指數的區域指數出現了全面下降,降幅最大的東北地區指數為43.9,下降0.5個點,其他各區域指數也分別有0.1到0.4不等的降幅,如何守住經濟結構轉型中穩增長的重要關口,已經成為目前小微經濟運作的關鍵問題。

  目前小微經濟體中與消費特別是網路消費相關的領域表現尚可,但與製造業相關的環節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從政策導向來説,對於小微經濟體,要增加新供給,增加直接融資,大力度培養創新産能,對落後産能去杠桿、去庫存。具體來看,一方面對僵屍企業加強資産處置和債務重組,另一方面通過改革增加對政策扶持行業的投資、採購等供給,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條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