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美元的科技社團會費,為什麼值?
- 發佈時間:2016-03-16 03:31:0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會話題
“IEEE(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確實很活躍,我參加了其中好幾個學會,每年交200多美元會費,覺得值得。”談到科技社團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對IEEE由衷讚嘆。
有理工科專業背景的人,應該對“IEEE”並不陌生。正如其官網所稱,它是“全球最大的促進技術進步的專業化組織”。不過,與國內很多科技社團每年200元人民幣會費標準相比,200多美元會費似乎有點“貴”了,那它到底值在哪?
匯聚人才要有“魅力”
這個問題得問龔克。
他給出的答案是:IEEE聚集了相關領域的各國學者,既有資深專家、也有青年學生;它的會議、刊物、講座基本上都站在該領域發展的前沿,代表了該領域的最好水準;它還為會員提供各種專業服務,民主治理做得也比較好。
在龔克看來,科技社團要想有影響力,必須主動抓住相關領域的前沿關鍵問題和社會關注熱點。
加拿大工程組織也是個很好的例子。龔克介紹,這家組織在環境問題上主動作為,其提出的工程師保護環境行為準則已被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採納,成為面向全世界工程師的準則。它還以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為平臺,在巴黎氣候大會上舉行邊會,發表聲明,大大提高了國際影響力。
“其實我們國內有些學會也很活躍,比如我參加的電子學會、通信學會,也都很活躍。”龔克毫不諱言地説:“但是還達不到IEEE那樣的水準、吸引力和影響力。”
發展壯大仍缺“土壤”
“關鍵原因是缺乏科技社團發展壯大的‘土壤’,這種‘土壤’與科技文化以及科技體制都有一定關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其林説。
龔克認為,這需要一個發展過程,也需要外部環境的改善。龔克解釋説,長期以來的計劃經濟,使一個行業就是一個行政系統,這擠壓了科技團體發揮作用的空間,甚至造成了不少科技團體的行政依附性。
改革開放後,科技團體有了很大發展,但以會員為基礎的自主發展還不夠。“不少團體的發展主要不是靠會員積極性,而是依靠行政支援,靠爭取領導重視。”龔克説。
當然,儘管還存在上述一些問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科技社團的國際影響力這些年在不斷提升。
“最早的時候,國內科技社團舉辦國際會議都是‘邀請賽’,國際專家來做報告,國內學者做聽眾。”龔克説,現在國內的科技社團已經可以承辦國際上的權威性系列會議,全世界的學者都過來互相溝通交流。
為創新驅動作“橋梁”
在龔克看來,作為科技工作者的共同體,科技社團最重要角色之一是“橋梁”。
它是科技工作者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是科技工作者與公眾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也是科技工作者與政府、企業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
而科技社團要真正為國家的創新驅動戰略服務,扮演好橋梁角色,還需“內外兼修”。
從外部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認為“要弱化科技社團的行政色彩,突出其學術色彩”。
龔克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政府和社會應給予科技社團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其依法自主發展,並充分發揮和尊重科技社團在科技諮詢、評價、教育、科普等方面的作用。
在修煉內功方面,龔克認為科技社團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會員積極性、創造性作為社團的根基。還要加強自律,為科研誠信建設做貢獻,為完善學術規範、改進科技評價做貢獻。
“這樣才能成為科技工作者信賴、喜愛並願意在其中積極作為的社團。”龔克説。
(科技日報北京3月15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