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盤點巴菲特投資的“五大發動機”:誰是賺錢神器

  • 發佈時間:2016-03-15 10: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27日,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如期公佈2015年財報。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去年凈利潤240億美元,同比增21%。若剔除卡夫亨氏和其他投資收益,經營利潤為174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巴菲特的前15大股票持倉成本為586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35億美元,前15大持倉股票市值為1123億美元,卻較去年同期下降52億美元,這是自2005年以來的首次。過去10年間,巴菲特的股票組合,大部分時間都是持倉成本增加,伴隨著持倉市值不斷抬高,持有頭寸的賺錢效率都很高,但在2015年卻首次出現賺錢效率不靈的狀況。

  而2016年開年,道瓊斯指數從17600點暴跌12%,兩次觸及15500點的低點,巴菲特在這樣的動蕩下會怎樣選擇呢?

  但無論美國股市前景怎樣,對於巴菲特來説似乎都不是問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情況已經與10年前完全不同。根據年報數據顯示,當前,除股票和衍生品之外業務貢獻的利潤,2015年已經達到174億美元,比2005年的59.7億美元增加近3倍,股票投資的利潤對於巴菲特來説已經是毛毛雨了。實業為王,巴菲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現金流是王的投資理念。

  10年來首次賺錢效率下降

  “持倉成本意味著股票組合的買入價格,觀察持倉成本能看出買點是在高位還是低位”,深圳某私募人士介紹,持倉市值則能看出股票組合當前的市場價格是在高位還是低位。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佈的年報以及此前美國證監會公佈的持倉資訊,巴菲特在2015年3季度新買入了美國電信巨頭AT&T、美國運動相機生産公司GoPro等公司,增持了IBM、通用汽車等公司。並用44億美元買入了油氣公司phillips 66公司10.5%的股票。這些買入,使得巴菲特的持倉成本在2015年上升到586億美元,但一年下來,巴菲特的持倉市值卻從1175億美元下降到1123億美元,這是自2005年以來的首次出現。

  “也許是2015年下半年美國股市的調整使得投資組合的股價下跌”,上述深圳私募人士分析説。

  巴菲特在2005年時,持倉成本為159億美元,持倉市值為467億美元。2007年,道瓊斯工業指數處於高位,巴菲特買入了更多的股票,將持倉成本迅速拉高到393億美元,持倉市值也達到750億美元的高位。但是,隨後遭遇金融危機,巴菲特的持倉市值在2008年跌到490億美元,在2008-2009年間,巴菲特對一些股票做了加倉,比如將沃爾瑪的持股比例從0.5%提高到1.1%,對POSCO公司的持股比例從4.5%提高到5.2%,也抄底了中國公司比亞迪等。這些動作,讓巴菲特的持倉組合成本得以下降,在2010年下降到最低的337億美元。

  道瓊斯指數在2011年經歷了一輪近半年的下跌,隨後迎來了轟轟烈烈的牛市翻倍行情,從11000點飆到18000點之上,巴菲特果斷加倉,把持倉成本迅速從337億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482億美元,此後5年,持倉成本僅小步增長了100億美元,但是,持倉市值卻從770億美元迅速上漲到最高2014年的1175億美元。

  但是,2015年,雖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倉成本還在小步增長,但是持倉市值卻遭遇了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市值從2008年的490億美元,持續增長到2014年的最高1175億美元,2015年則降為1123億美元。“道瓊斯指數現在還沒走出危險區域。後面如果繼續破位下跌,對巴菲特將是考驗。”前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分析説。

  吳東華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前景“並不明朗”。

  “不看好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6年的報表。估計巴菲特的持倉組合在2016年價格不會很理想。”吳東華説。

  實業為王

  過去10年,巴菲特在股票和衍生品上時虧時賺,2008年和2011年都栽了跟頭,但實業卻是穩定增長。

  現在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早已經與之前大不相同。

  2015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和衍生品外業務貢獻的利潤,已經到174億美元,相比于2005年的59.7億美元,大幅度增長。

  從增長情況來看。巴菲特的股票和衍生品投資,並不是每年都能貢獻穩定增長的利潤,反而是受股市波動,利潤像抽風一樣變幻不定。例如,2008年,巴菲特通過股票和衍生品業務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貢獻的凈利潤,是負46.5億美元,同樣,在2011年也是負5.21億美元。巴菲特通過炒股票,在2005年給公司賺取到了25.3億的利潤,但是在2012年,也還是只賺到22億美元。隨後在2013年賺到了43億美元的利潤,但在2014年利潤卻縮窄到33億美元,2015年又大幅度增加,達到67億美元。

  但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司股票和衍生品之外業務貢獻的利潤,十年來確實穩步增長,基本沒有回撤,是名副其實的“賺錢神器”。從2005年的59.7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11億美元,雖然在2011年小幅度回撤到107.71億美元,但隨後便再次步入成長軌道。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司股票之外的業務——巴菲特稱其為“發動機”,主要是保險收入、銷售産品和提供服務收入、鐵路及能源公共事業收入、其他收入。

  其中,鐵路及能源公共事業部門增長最為迅速,其收入從2006年的106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400億美元,增加了4倍。這部分主要是美國伯靈頓北方聖太菲鐵路運輸公司(BNSF),它佔據著美國城際貨運17%的市場份額。2015年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貢獻了219.7億美元的收入,其次是一些包括內華達的供電公司在內的電力公司,以及天然氣管道輸送公司等,通過這些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擁有美國7%的風能發電市場,以及6%的太陽能發電市場佔有率。

  其次是巴菲特最青睞的保險公司,2006年以來也增長了1倍,保險收入從239.64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412.94億美元。

  銷售和服務收入的增長也是1倍,自2006年以來,這部分的收入從518億美元增長到了2015年的1070億美元。這部分包括巴菲特最喜歡的DQ冰淇淋等消費品公司。2015年這個部門為巴菲特貢獻了46.8億的凈利潤。

  “鐵路業務去年收入是下降的,但通過管理經營的提高,凈利潤還在增長。但是,2015年可以通過管理,把利潤擠出來,2016年是否還能有持續性?”吳東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