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權問題上 美國政府的邏輯難自洽

  • 發佈時間:2016-03-15 07:19: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魏哲哲)3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邀請中國人權研究會顧問、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年,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中國社科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柳華文,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雲龍,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健,就美國人權紀錄等有關情況與中外記者進行了交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與會的人權研究者認為,近日,美國與其他11個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共同發言,對中國人權狀況橫加指責,這是美國維護其自身霸權地位的手段之一。事實上,美國自身存在著嚴重的人權問題:美國槍支氾濫,每年發生大量的槍擊事件,嚴重侵犯了美國人民的生命權、人身安全;美國社會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而且根深蒂固,美國警方執法過程中也存在種族歧視,每年不少無辜黑人青年被美國警方濫殺。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批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國家,也沒有批准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和《殘疾人權利公約》。柳華文指出,“美國經常使用人權話語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但自己卻又不加入國際人權公約,另一方面還要敦促其他國家遵守人權標準,美國政府的邏輯難以自洽!”

  研究者認為,在人權領域,國與國之間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建設性的對話、交流與合作。美國在人權領域自詡話語權,站在自我標榜的道德制高點上對其他國家品頭論足、橫加指責,這種單邊的、有失客觀、對抗和政治化的做法是違背聯合國主權國家平等和互不干涉的基本原則和非選擇性、非對抗性和非政治化的工作原則的。

  針對中國人權狀況有無需要改進的問題,常健回應,人權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國為改善人權狀況在不斷進行著努力,我國的人權事業也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中國每年都會發佈人權白皮書和藍皮書,不僅總結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同時也在檢討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對當前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是不回避的,比如現在提出的“精準扶貧”就是為了進一步完善人權事業的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