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放手一搏的利與弊
- 發佈時間:2016-03-14 08:48:5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1.0%到0.1%,伴隨著歐元區今年通脹預期急劇惡化,歐洲央行日前再度出手,常規與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並用,在全面調降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的同時,宣佈擴大資産購買計劃(QE)規模並啟動“第二代”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
歐洲央行打出的“三記重拳”超出預期。常規利率政策方面,歐洲央行時隔18個月再次下調歐元區主導利率,下調至零的歷史最低水準;同時下調隔夜貸款利率和隔夜存款利率分別至0.25%和負0.4%。
無獨有偶,最近一週降息的不止歐洲央行一家,紐西蘭央行也宣佈,將指標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25%的紀錄新低,令市場大感意外。央行並暗示,隨著全球經濟成長前景惡化,可能需要進一步降息。
有分析指出,通脹預期惡化是歐洲央行擴大寬鬆的主要原因,拉升通脹與刺激經濟也成為擴大寬鬆的直接目的,但實現目標並不容易。首先,低通脹很大程度與外部環境有關。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看來,歐元區經濟的挑戰首先來自外部,即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近期數據顯示,歐元區年初的增長弱于預期。增長放緩自然帶來通縮壓力,加上油價持續處於低位,歐洲央行唯有加大“火力”。某種程度上説,能穩住通脹預期已然不易。
德國始終對歐洲央行加大寬鬆持謹慎態度。一些德國批評人士認為,新寬鬆政策進一步降低了南歐國家的改革動力。德國聯邦批發和外貿協會主席安東·伯爾納説,對南歐重債國是一個好消息,而對德國銀行儲戶來説卻是“災難”。歐洲央行的寬鬆政策將導致歐元區南北財富大規模再分配。
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爾格·克雷默指出,歐元區一些國家實施必要改革的動力會下降,而德國房地産市場過熱的風險可能上升。
除了影響改革動力,負利率進一步壓縮了本地銀行業盈利空間。歐元區已是負利率的“重災區”,商業銀行一般通過利差賺取利潤,但這種傳統盈利模式卻因負利率而遭遇嚴峻挑戰,也是導致年初歐洲銀行股劇烈縮水的原因之一,當地銀行業經營模式轉型愈加緊迫。
同時,歐洲央行新增的企業債券購買計劃可能存在道德風險。有分析指出,如果歐洲央行購買德國大眾這樣陷入醜聞的大型企業債券,如同為企業背書。更何況,有資格發行投資級債券的通常為大型企業,本已在融資中處於劣勢的中小企業恐怕很難在歐洲央行的QE中得到實惠。
此外,歐洲央行的貨幣新政將加劇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博弈,並給全球經濟增長增添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對中國而言,在貿易、匯率、金融市場等領域,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野加劇的外溢影響需要高度關注,並妥善加以應對。(沈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