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包振民: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加快成果轉化

  • 發佈時間:2016-03-13 03:33: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洋生物分子育種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國在海洋生物分子育種領域躋身國際先進水準;育成一批高産抗逆新品種,推動了産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批名貴海水養殖生物的苗種繁育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這是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海水養殖種子工程”項目2015年度所取得的部分成績。

  該項目首席專家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院長包振民介紹, 在海洋生物分子育種關鍵技術研發方面,研究人員開展重要海水養殖生物的基因組學研究,攻克了海洋生物基因組雜合度高、變異多、重復序列多等難題,完成了牡蠣、半滑舌鰨、大黃魚、扇貝、牙鲆、海帶、紫菜、銅藻葉綠體等重要海水養殖生物精細基因組圖譜的構建,使我國水産生物的基因組學研究在國際居領先地位。

  在全基因組選育技術平臺建設方面,研究人員開發了LASSO-GBLUP全基因選擇新演算法,較好地解決了海量數據情況下的育種值估計精準度與運算速度的矛盾,為水産生物的全基因組選擇育種進行個體育種值估計提供了支援;建立了國際上首個貝類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分析評估系統,整合了多種全基因組選擇演算法,建立完善了分子標記資訊庫,為開展水産貝類全基因組選擇奠定了更加完善的系統平臺基礎,該平臺已應用於扇貝 “蓬萊紅2號” 新品種培育,為目前國際上第一個採用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育成的水産良種;完成了大黃魚基於全基因組資訊的遺傳選育技術體系構建和半滑舌鰨全基因組重測序及基因組育種值的計算等。這些研究成果標誌著我國海洋生物分子育種方法學研究水準已躍居國際前沿,技術水準領先於國際。

  在高産抗逆新品種方面,研究人員應用BLUP技術、家係選擇育種、雜交育種、性控技術和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技術,構建了更加完善、高效的良種培育體系,2015年育成一批高産抗逆的新品種。

  2015年度該項目發表和接收論文287篇,其中SCI論文216篇,發表專著2本;育成新品種18個;申請發明專利81項,授權發明專利44項,申請其他各類專利11項,授權其他各類專利3項。項目實施以來,在Nature、Nature Methods、Nature Genetics等國際頂級雜誌發表系列高水準論文,擴大了我國在海洋生物學領域的學術影響。

  包振民説,項目還採取邊研發、邊應用、邊推廣,實現了研發與技術産品應用推廣無縫銜接,加快了“863”技術成果的轉化,已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比如,寧德市橫嶼島水産有限公司應用本課題組成果開展“閩優1號”大黃魚良種繁育,苗種銷售到福建省和浙江省各主要養殖區,其生長快、條形好、養殖成活率高,受到養殖戶的廣泛歡迎與好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