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創新驅動激發供給側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6-03-12 08:35: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供給側動力可以概括為“三大發動機”,即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對應著改革、轉型、創新三個方面。其中,制度變革是指改革,結構優化包括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化等,要素升級表現為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提升、知識增長、基礎設施升級以及各種要素的資訊化改造等。制度變革和要素升級都屬於廣義創新驅動的範疇。

  我國的創新驅動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一是知識資本投入仍然不足;二是企業的創新活動還不普遍;三是高新技術産品進口比重下降;四是勞動力增加開始遇到瓶頸。創新驅動之所以存在上述問題,是由於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政府主導經濟的體制不利於創新;二是經濟泡沫化不利於創新;三是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力不利於創新;四是科技管理體制不順不利於創新;五是思想不夠解放不利於創新。

  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創新的闡述是“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五中全會已提出了全面創新的思想,全面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動力創新、産業創新、空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其中制度創新也就是改革。

  供給側即生産側,生産側的基本主體是企業,企業發展的關鍵是競爭力的提升,競爭力的提升取決於要素效率的提高,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取決於創新驅動。創新驅動可分為廣義創新驅動和狹義創新驅動,廣義創新驅動包括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産業創新、産品創新和模式創新等,狹義創新驅動主要指科技創新。幾種創新之間是相互關聯的,科技創新依賴於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的結果可表現為産業創新和産品創新等。

  創新驅動刻不容緩

  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兩個緊迫任務:一是控制和降低風險,二是培育新增長點。前者主要靠改革和政策設計,後者主要靠創新。因此,2014年8月18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強調指出:“主導國家發展命運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生産力發展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只有不斷推進科技創新,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不斷提高勞動生産率,才能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驅動的緊迫性是顯而易見的。

  從國際形勢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以資訊技術、新能源技術、智慧製造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取得重大進展,並對相關産業帶來重大機遇和挑戰。對我國來説,若抓住此輪科技革命的機遇,則會推動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反之則有可能在新一輪國際經濟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從國內形勢來看,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少、資源環境約束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飽和、投資邊際效益的下降、資源能源密集型重化工業發展高峰期的結束等,我國原來主要依靠要素成本優勢驅動、大量投入資源和消耗環境的經濟粗放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而且有許多後遺症需要處理。唯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才是出路。

  而且,從增長動力來看,隨著中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原來主要依靠需求側出口、投資、消費 “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已遇到了瓶頸,必須尋找新的增長動力,或者説必須實現增長動力的轉換。新的增長動力只能從供給側去尋找,供給側動力可以概括為“三大發動機”,即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對應著本屆中央領導強調的改革、轉型、創新三個方面。其中,制度變革是指改革,結構優化包括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化等,要素升級表現為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提升、知識增長、基礎設施升級以及各種要素的資訊化改造等。制度變革和要素升級都屬於廣義創新驅動的範疇。

  創新驅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凸鬯擔多年來中國在科技創新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科技投入持續增加,如2002—2012年全國R&D投入增長5.7倍,2014年R&D投入同比增長9.9%,佔GDP比重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2014年的2.1%,居發展中國家首位,超過了部分高收入國家水準,2014年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的比重也達到76%。

  二是科技人力資源不斷增加,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前列。2002—2011年,全時R&D人員當量數從103.51萬人年增加到288.3萬人年,增長1.8倍;2002—2012年,企業執行的R&D投入佔全社會的比例從61%增加到74%,高於美、英、法等國,略低於南韓和日本;據人力資本測度結果,1990年以來中國潛在人力資本保持了1.55%—2.38%的年均增長速度,總體上高於就業總量0.40%—2.45%的增長速度。

  三是高新技術園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2014年,國家高新區實現GDP6.6萬億元,佔全國的10.4%,較2013年佔比提升0.2個百分點,上報統計的高新技術企業為24010家,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759.1萬人,佔全國高企總量的37.4%。

  四是在一系列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航太登月、超級電腦、智慧機器人、高鐵核電、超級雜交稻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然而,中國的創新驅動仍然問題很多,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首先,知識資本投入仍然不足。僅以R&D投入來衡量科技創新投入是不全面的,因為R&D投入僅佔知識資本投資的10%—25%。近幾年中國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佔GDP的比重一直在18%—20%徘徊,而高新技術産業研發費用增速則一直在20%附近的歷史低位上下波動。

  其次,企業的創新活動還不普遍。2011年大中型工業企業中具有研發活動的企業不到30%,平均R&D強度僅為0.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具有研發活動的企業僅佔12%,平均R&D強度只有0.71%。因此,大部分企業仍處於技術跟蹤和模仿製造,以及低端加工製造和低價競爭階段。

  再次,高新技術産品進口比重下降。2007—2010年,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産品進口比重上升4.7個百分點,而技術密集型製造業産品進口比重下降了3.6個百分點,特別是通信設備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儀器儀錶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等技術密集型製造業進口比重下降尤為顯著。同時,2004—2009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的平均産值增加值率不到美國的50%、德國的60%,約為日本的63%和南韓的86%;而低技術製造業的平均産值增加值率大約是美國的84%、德國的97%、日本的76%和南韓的127%。

  最後,勞動力增加開始遇到瓶頸。隨著總人口增長減緩和老齡化程度提高,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達到頂峰開始出現絕對值減少,人口紅利對於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正在迅速減弱。據預測,2025年以後勞動力將開始減少。

  創新驅動存在問題的根源

  創新驅動之所以存在上述問題,是由於以下原因:

  原因之一:政府主導經濟的體制不利於創新。創新的真正主體是企業,因為企業必須在不斷創新中求生存和發展。政府是壟斷性組織,其主要職責是提供公共服務和維護穩定,本性不在創新,政府可以為創新創造條件,但不是好的創新主體。但是,中國政府的職能至今未真正轉型,各級政府的主要職責仍然放在促進GDP、財政收入和工業增加值等指標的增長上,許多地方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高度依賴於政府。而政府可以通過大規模投資(倒逼央行印鈔票)、發債、造城運動等來實現增長,而不必費神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增長,這就形成了對科技創新的替代和抑制。

  原因之二:經濟泡沫化不利於創新。科技創新與經濟泡沫之間有替代關係。如果經濟可以通過印鈔、釋放流動性、高房價、發展影子銀行、製造産能過剩等來實現泡沫式增長,必然會缺乏科技創新的壓力和動力,因為短期看通過經濟泡沫實現增長成本低、效益高、風險小,而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增長成本高、效益低、風險大。令人遺憾的是,近年來中國經濟泡沫化比較嚴重,企業、投資者、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等都比較浮躁,熱衷於短期投資和投機,對科技創新則不甚感興趣。

  原因之三: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力不利於創新。智慧財産權對於創新的意義自不待言。創新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源自社會對其創新勞動的承認,對其創新成果的保護。智慧財産權保護是一個老話題,但一直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其根本原因是中國的法治建設滯後。權大於法、人情大於法的問題沒有解決,司法獨立性問題沒有解決,使得智慧財産權保護也難以解決。

  原因之四:科技管理體制不順不利於創新。科技管理有三個焦點問題:重大共性技術的研發組織、科研項目的管理和科研經費的分配。這三個問題都需要有一個好的科技管理體制來解決。但目前我國的科技管理體制源自計劃經濟體制,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集中體現在科技創新不能與市場需求對接、科技創新效率低、科研經費浪費嚴重等。

  原因之五:思想不夠解放不利於創新。科技創新離不開人,而人的創新源於思想。如果思想不能解放甚至受到禁錮,就談不上科技創新。古今中外的歷史已反覆證明,思想活躍的時期也是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的時期。科斯所説的思想市場就富有啟發意義。在新一輪全面改革啟動時期,進一步解放思想仍然是一個艱巨任務。

  創新驅動需要全面創新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關於創新的闡述令人印象深刻:“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等。顯然,五中全會已提出了全面創新的思想,全面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動力創新、産業創新、空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其中制度創新也就是改革。

  為什麼要推進全面創新?

  首先,解決現有問題需要全面創新。經過三十多年的持續高速發展後,我國已積累了很多問題,如産能過剩、債務過高、資産價格泡沫、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貧富差距大、腐敗嚴重、信仰缺失等。這些問題成因複雜,相互影響,解決它們絕非一般性簡單措施可以勝任,需要對症下藥,綜合施策,需要通過制度創新等全面創新才能逐步予以化解。

  其次,尋找新動力需要全面創新。産能過剩、債務過高、資産價格泡沫等問題,與多年來過分依靠貨幣政策和政府投資,拉動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來推進經濟增長有很大關係。其實,“三駕馬車”只是GDP的三個組成部分,是結果,而非原因。今後必須尋找新的增長動力,新動力來自於“三大發動機”——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或者改革、轉型、創新。這些新動力是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因而是健康可持續的。其中,改革和創新都是全面創新的範疇,轉型也依賴於全面創新。

  再次,適應新趨勢需要全面創新。以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全球技術革命正在取得突破,抓住這一輪技術革命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全面創新,特別是需要通過産權制度改革、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等,來形成技術進步的新動力。隨著美國推進“再工業化”、德國推出“工業4.0”等,全球産業競爭日趨激烈,適應這一趨勢也需要推進全面創新。

  多舉措推進全面創新

  根據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要求,推進全面創新要從如下幾個方面使力。

  第一,創新理論。理論是先導,是基礎,是指導實踐的重要依據。理論需要反映不斷變化的實踐,需要與時俱進,需要持續創新。現有理論已遠不能滿足快速發展實踐的需要,故出現了一些盲目實踐和政策失誤。因此,需要儘快創新理論,形成新時代的新理論。

  第二,創新文化。文化決定思想,思想引導行為,行為導致結果。故文化創新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當前,我國最需要培育的文化就是創新文化、誠信文化等,需要通過創新文化來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創業意識和企業家精神等。

  第三,創新動力。在“十三五”時期,必須將經濟增長動力從過去主要依靠“三駕馬車”、大規模要素投入、中國特色制度動力(GDP導向的價格制度、財稅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幹部考核制度),轉向改革、轉型、創新“三大發動機”。通過“三大發動機”,“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第四,創新空間。創新空間包括優化空間佈局、拓展新的經濟發展空間等。優化空間佈局可以使人口、生産要素各得其所,降低通勤成本和運輸成本等,提高生産率。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優化空間佈局的具體途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一方面可以優化空間佈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新的經濟發展空間。因此,要“拓展發展新空間,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培育壯大若干重點經濟區”。

  第五,創新技術。技術進步是要素升級的核心內容,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創新技術,創新産品和服務,可以滿足人類的新需求。因此,在新一輪全球技術革命帶來之際,必須“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積極提出並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第六,創新産業。創新産業需要在三大産業中同時推進:一是構建工業新體系,“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實施《中國製造二○二五》,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培育一批戰略性産業”;二是通過“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三是“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第七,創新制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新體制,如“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産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製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另一方面,要通過政府改革為創新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環境,如“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

  創新驅動要從兩個層面努力

  一方面,要明確創新驅動的基本思路。如要緊扣發展主題,跟蹤全球科技發展方向,明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要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政策激勵,大力集聚創新人才,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體制機制,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要擴大開放,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能促進創新驅動的改革。如: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企業創新的直接干預,增加政府對企業創新的公共服務;推進貨幣金融制度、財稅制度、土地制度、幹部考核制度等的改革,消除經濟泡沫化的制度基礎,提高創新的比較收益;推進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改革、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教育人才制度改革,為創新提供動力和人才;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的思想輿論環境。

  通過要素升級實現創新驅動

  要素升級不同於要素投入,要素升級代表了生産要素“質的提高”,可以直接促進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要素升級可從如下四個方面推進:

  一是推進技術進步。技術進步或科技創新是指新技術的發明創造,可以促進産業和産品創新,提高生産率。隨著社會的進步,技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産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比率越來越高。技術進步越快,技術水準越高,技術的運用效率越高,則促進經濟發展的供給力量越大。故要通過改革科技管理制度和智慧財産權制度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和各種適用技術。

  二是提升人力資本。人力資本通常被理解為勞動力所擁有的知識和有效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如生産經營能力和技能等),以及由健康狀態決定的壽命、力量強度、耐久力和精力等。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由健康設施和服務、正規教育、在職教育和培訓、個人和家庭移民等途徑形成。勞動力品質越高或人力資本越多,促進經濟發展的供給力量越大。人力資本提升與勞動力投入是不同的,後者可以增加産量,但不能提高生産率,而前者可以提高生産率。故要通過教育制度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等,增加教育投資,大力發展基礎教育,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發展多種形式的在職教育、成人教育或終身教育,大力發展針對農民和民工的培訓,提升人力資本。改革城鄉分割制度,培育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實現勞動力在不同區域和産業之間的自由流動。

  三是促進知識增長。新增長理論認為,知識具有“外溢效應”,知識增長可以為提高生産率做出貢獻。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産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越來越高。知識增長越快,則促進經濟發展的供給力量越大。故要加強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提高知識運用效率,加快推進知識在全體國民中的普及和傳播。

  四是推進資訊化。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輪全球技術革命正在取得突破,對傳統産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衝擊,任何行業和企業都必須適應它,否則難免被淘汰的命運。經濟和社會的資訊化,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資訊成本、交易成本等,另一方面可以産生新的價值空間或提高附加值,提高生産率。故要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等,推進“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加快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資訊化水準。加強勞動力供求資訊網路建設,為城鄉勞動力提供及時的就業資訊。

  ?創新驅動關鍵靠人

  創新驅動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招。創新驅動要靠人,人要靠制度激勵。

  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點從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明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對策。為何要強調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原因是創新驅動只能靠人,而激勵人創新只能靠體制機制改革。

  創新驅動只能靠人。從創新的形式來看,創新驅動包括技術創新、産品創新、模式創新、管理或服務創新等。從創新的主體來看,創新驅動包括個人創新、企業創新、政府創新等。技術、産品、模式和管理創新都依賴於人,都要靠發揮人的創造性。企業創新和政府創新也要靠企業和政府中的人來實現。總之,離開了人,創新驅動就成了無源之水。人的知識水準、專業素質和創新精神是創新驅動的不竭動力。

  激勵人創新只能靠制度。創新雖有創新收益,但也有投入成本,還有創新風險,更有創新面臨的各種無形障礙。要讓人願意創新,特別是願意持續創新,就必須使其創新效用大於創新成本(含風險),這裡的創新效用包括經濟收益、政治地位、精神享受等。而要實現這一點,只能靠制度。廣義制度包括激勵人創新的管理體制、市場機制、法律法規標準、財稅金融等政策、文化氛圍等。因為這些制度可以通過優化各主體之間的責權利關係,改變創新的成本效用結構,使創新有效用可圖,形成各主體積極主動創新的內在動力。

  正因如此,《意見》抓住了人這一創新驅動的主體,始終圍繞人來確定創新驅動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比如,著力破除科學家、科技人員、企業家、創業者創新的障礙;要把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更加注重培養、用好、吸引各類人才,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注重強化激勵機制,給予科技人員更多的利益回報和精神鼓勵;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家和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創新作用,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為科學家潛心研究、發明創造、技術突破創造良好條件和寬鬆環境等。

  與此同時,《意見》抓住了體制機制改革這一激勵創新的關鍵要素,並提出了一系列推進創新驅動的改革舉措和相關政策。比如,到2020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實行嚴格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打破制約創新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改進新技術新産品新商業模式的準入管理,健全産業技術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價格倒逼創新機制;擴大企業在國家創新決策中話語權,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産業技術創新機制;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政策,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改革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聘用制度、科研評價制度,建立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技術轉移機制;完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健全鼓勵創新創造的分配激勵機制;建立創新政策調查和評價制度,健全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健全統籌協調的科技宏觀決策機制等。

  政策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只有將上述政策落到實處,才能為創新驅動添上騰飛的翅膀。

  ?創新驅動要發揮好企業的主體作用

  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供給側“三大發動機”(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和需求側“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以及要素低成本和政策刺激等。企業是經濟增長的主體,創新則是企業提高生産率的重要源泉,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不二法門。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另一方面要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形成萬馬奔騰的局面。

  創新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産成本。通過技術或工藝創新,企業可以實現對價格相對昂貴的稀缺生産要素的替代,這樣不僅能降低投入品的價格,有時甚至能打破資源的瓶頸約束,擴大生産能力,降低産品的單位成本。同時,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産品或服務的價值。創新可以增加産品的品種,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而且通過創新還可以改善企業産品的品質,如延長産品的使用壽命,增加産品的效用和功能,從而提高産品的性價比,使顧客得到更多的實惠。

  企業創新能力是一個由不同要素構成的複雜系統,主要包括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産品創新和文化創新等。培養企業創新能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至少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提高創新意識。明確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表現,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企業的管理層要達成共識,把創新放在關係企業生死存亡、發展壯大的高度來推動企業創新活動,而且要通過宣傳、學習和培訓,提高員工對創新的認知水準,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

  第二,制定創新戰略。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有長遠的規劃。通過制定創新戰略,明確創新的目標,認清企業所擁有的優勢與不足,把握企業面臨的機遇,規避可能面臨的風險,適時推動企業創新活動,這樣才能做到未雨綢繆,提高創新的效率。

  第三,建立創新機制。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有相應的創新機制來提供保證。要不斷建立和完善創新的投入機制、創新項目的實施機制、內外部的交流溝通機制、組織學習機制、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等。

  第四,培養創新文化。要在企業內部逐步培養鼓勵創新、崇尚創新的文化。要鼓勵員工勇於探索和試驗,對創新失敗採取寬容和積極的態度。要重視員工看似不合實際的想法,大力支援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創新活動。在注重內部全員參與的同時,要加強企業與外部的溝通聯繫,使企業發展始終保持一個動態、開放的姿態,隨時準備接受新鮮事物。

  第五,引進和培養創新人才。國家創新的主體是企業,企業創新的主體是人才。企業對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要不拘一格,善於打破企業和區劃界限,採取不同形式,儘量做到能人為我所用,在引進“外腦”的同時,要不斷培養內部的創新人才。

  ㄗ髡叩ノ唬汗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