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望聞問切把脈網際網路理財産品

  • 發佈時間:2016-03-11 16:29:37  來源:今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降息通道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節節滑坡,與此同時,網際網路金融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低交易成本、去仲介化、普惠、平臺效應、生態圈優勢、分散投資、網際網路思維、金融超市等幾個方面的優勢的確誘人,但其實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也不小,投資者一定要格外小心。中醫上“望、聞、問、切”的技巧同樣可以用來判斷網際網路理財産品的走勢,有效防範上當被騙的情況發生。

  “望”要研究清楚投資目標

  所謂“望”就是把投資目標從裏到外都摸索得清清楚楚,而這一步驟往往是很多投資者忽視的。現在的人買網際網路理財産品,只關注高收益,投資大膽,完全沒有對這些産品做到“知根知底”。

  考察一項投資産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看資質,即該産品是否是正規註冊公司推出的,有沒有官方備案。其次,要看平臺背景。考察平臺運營時長,是否有過不良記錄,法人代表是否有過前科等。第三,看收入來源。有些人看到金融産品收益回報高,完全不調查收入來源,這是很危險的,是否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保證了金融産品的回報是否有保障。第四,看風控模式,比如,是否設立有壞賬墊付風險金(風險金大於1000萬),是否有抵押借貸,有沒有風控經驗等。

  總之,“望”的精髓就是在購買之前盡可能調查該投資産品的情況,不要怕麻煩,否則最後受損失的是自己。

  “聞”從多角度了解産品

  通過“望”已經大致了解了某個網際網路金融投資産品表面上的資料,但是我們要知道,並不是所有內容都能夠找到,比如,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這時候我們就要靠“聞”了。

  所謂“聞”就是聽,打聽周圍的人是否有購買該産品的,實際的體驗如何,是否像宣傳説得那樣可靠。尤其是一定要打聽負面的東西,而不是問正面的東西。比如,問問是否有過不按時兌現、兌現縮水等等情況,如果頻繁出現這種情況那就要小心行事了。

  從周圍的人那裏打聽還不夠,因為畢竟樣本量太少,所以投資者還要去網上“打聽”。去網上相關論壇看看其他人的見解,問問大家的感受如何,重點要關注每一個負面反饋。

  “問”官方客服解決疑惑

  如果通過前面的“望”和“聞”得出某個網際網路理財産品比較靠譜,那麼接下來應考慮進入下一步“問”這個環節。這裡説的“問”不是問網友,而是問官方的客服。

  問什麼呢?這時候把你所有通過“望”和“聞”沒有得到答案的疑慮向官方提出來,看看他們是如何作答的。在對方回答的同時,你也要注意觀察官方客服的反應,比如,是否對答如流,是否有模棱兩可的地方,對方客服的素質如何等。其實“聞”和“問”就是分別從正面和側面了解金融投資産品,然後再形成一套自己的判斷,畢竟不能通過自己空想去判斷。

  “切”採取小金額投資嘗試

  所謂“切”就是小規模嘗試。經過前面的“望、聞、問”三個步驟,已經大致可以保證該金融投資産品的可靠性了,這時候通過週邊的調查也不會再有新的收穫,所以,現在開始可以進行小規模嘗試了。

  這一步其實有兩層意思,一是這個産品有一定可信度,可以投;另一個是為防萬一先小金額嘗試。一般來説,第一次先購買最低允許的量,在5萬以內可以嘗試。試水的時間可以控制在半年到一年,如果這段時間內收益表現良好,可以考慮增加購買的量。

  通過以上“望、聞、問、切”四個步驟下來,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一定要切記的是,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認真操作,不要流於表面,只有調查得越詳細,風險才能控制得越小。其實,受損失很多時候都是因大意所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