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成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 發佈時間:2016-03-11 05:29:4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準、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的重大戰略決策。
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知識發現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是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各類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雙一流”,對於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準具有重要意義,也為高等教育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作為廣西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和目前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學校,廣西大學如何借勢發力,主動作為,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探索建設一流大學之路?近日,科技日報記者為此採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廣西大學黨委書記劉正東。
看清歷史方位 建設一流大學
記者:怎樣認識當前廣西大學的發展形勢,決定廣西大學怎樣開啟未來。“十三五”時期,是我們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當前,廣西正按照中央賦予的新定位新使命,為加快實現“兩個建成”目標而奮鬥,對人才和智力支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辦好大學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廣西大學是廣西辦學歷史最長、辦學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您覺得應該如何看待和把握當前廣西大學的發展形勢?
劉正東:“十三五”時期是廣西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全面履行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建成“國際通道”“戰略支點”“重要門戶”的嶄新階段,更是廣西大學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教育新要求和發展新形勢,紮實推動學校創一流、上水準的重要機遇期。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了“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驅動戰略擺到更高的戰略地位,由此把人才培養特別是高等教育擺到更高的地位,制定了關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高等教育發展開始新一輪洗牌。從廣西層面上看,全區正在圍繞“兩個建成”目標,全面實施“四大戰略”和“三大攻堅戰”,進而對高等教育如何提供高層次人才保障和高水準科研支撐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廣西大學經過“十二五”以來“211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計劃的實施,綜合辦學水準明顯增強,各項事業達到了新的高度,但與國內高水準大學相比,整體辦學實力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未來改革發展任務十分繁重。
邁進“十三五”時期,廣西大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自治區黨委政府賦予了廣西大學更高的要求。今年1月8日,彭清華書記在視察廣西大學時提出了更高的希望,明確提出“建成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定位和一系列重要任務,表示“勒緊褲帶”支援廣西大學的魄力和決心。陳武主席明確指示要在“十三五”時期“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學科和國內同級同類一流大學”。我們必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新的定位和目標,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方向,把握髮展的關鍵和重點,努力把廣西大學建成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支撐、科技引擎、決策智庫、文化殿堂。
堅持目標導向 健步行穩致遠
記者:面向新階段新使命,結合今後發展和改革的思路,廣西大學應該怎樣發揮龍頭和旗幟作用?今後的發展取向和路線應該是什麼樣的?
劉正東:要建成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一個比較長遠的目標。經過深入分析論證,我們考慮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到2018年即自治區成立60週年和建校90週年時,全面推進綜合改革,激發內在效率活力,爭取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顯著成果:出英才——引進和培養一支以院士為代表的傑出人才隊伍;添平臺——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協同創新中心;得國獎——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美校園——使校園面貌有較大改觀,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健全。
第二步,到2020年即實現“兩個建成”目標時,一批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多個學科進入世界ESI前1%,在研究中國—東盟區域發展以及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列,主要辦學指標、整體實力、社會評價進入國內省屬“211工程”大學前列,成為廣西高等教育的發展排頭兵、改革試驗田、創新示範區。
第三步,到2028年即建校100週年時,主要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進入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行列,實現重振西大輝煌的目標。
再宏偉的目標任務最終都要落小落實落細才能完成。我們要通過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把總體目標分解到一系列專項支撐指標,分解到各個學科、各個學院、各個科研平臺、各個團隊、各個項目上來。要求每個學院都要有自己的目標和思路、項目、抓手、舉措,今年幹什麼、明年幹什麼、怎麼幹、誰去幹、幹得如何等,都要具體明確。
突出重點關鍵 實施六大方略
記者:方向已定,關鍵在於落實。對於廣西大學來説,建成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任務還十分艱巨。要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科研創新、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跨越發展,必須要有正確的、實實在在的工作載體、抓手,廣西大學實現一系列發展目標的具體抓手在哪?如何明確實現目標的路徑?
劉正東:我們將突出重點關鍵,實施六個方略:
一是要堅持特色立校,打造一流學科。受西部邊疆地區發展區域和階段的條件制約,我們在整體水準上要很快達到一流水準不現實,只能走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的差異化發展的路子。廣西桂林有個長演不衰的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大多數演員是本地農民,但是多年來場場爆滿,靠的是什麼?是特色。陽朔山水獨一無二,歌仙劉三姐獨一無二,張藝謀品牌獨一無二,三大特點疊加形成了無與倫比的文化品牌。地方辦大學也是這樣,靠特色引領,靠特色立校,必須在一些特色和優勢學科上打造一流,努力使多個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準,一批學科、專業達到國內一流水準。我們正在圍繞廣西戰略需求和面向東盟開放的國家戰略需要,制定和實施 “一流特色學科培養計劃”,重點推進一批特色優勢學科建設,同時爭取興辦支撐作用較大的醫學學科,建立專業設置預警淘汰機制。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方能大有可為。
二是要堅持人才強校,提升人才短板。人們常説“大學者,大師之謂也。”我們和一流大學最主要的差距是缺少大師,這是致命的短板。一個拔尖領軍人才可以帶來一個團隊、興起一門學科、搭起一個平臺、建起一個學院。最近,廣西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院士後備人選培養工程實施方案》,力爭到2020年,在全區建成70個左右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形成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品牌人才團隊。我們要抓住這個政策紅利,實施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程,落實“院士培養計劃”、“傑出人才培養計劃”、“學術名師培養計劃”、“海納計劃”,特別是引進百名優秀博士、海外送培百名青年教師、評聘百名準聘教授,即青年教師“三百計劃”。要重點關注哪些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者,不斷優化高層次人才的年齡結構。
三是要堅持改革活校,激發內在活力。
提高辦學水準,根本上要依靠釋放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要以高校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抓緊出臺和實施綜合改革方案,改革人事制度、績效評價制度、收入分配製度、資源配置制度、後勤管理制度等,堅決摒棄吃大鍋飯、養懶人的做法,切實端正師德師風、學風校風,提倡在教學科研管理上心無旁騖、廢寢忘食、面壁十年、“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學術氛圍,形成爭先恐後、論道比術、群峰突起的生動局面。要以學生為主體,改革創新教學體制機制,建立教室、實驗室、網際網路線上、創新創業學院、社會實習實踐、國外教育“六位一體”的培養體系。要適應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調整教學專業課程設置,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及其評價體系建設。
四是要堅持開放興校,拓展發展空間。要克服“圍墻思維”和“老大”思想,提高開放辦學水準,著重開好三道門:開大“院門”,打破院係壁壘和過細的專業隔離,搭建跨學科、跨學院平臺,探索按大類劃分專業的本科教學,將促進學科交叉、協同創新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增長點。開大校門,服務社會,拓展校企、校市、校廳及園區合作等橫向聯合,共建産學研基地,探討與南寧市共建環西大智慧産業圈。開大“國門”,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國際化、教師國際化、學科國際化、科研國際化水準,突出面向東盟開放的特色,提高東盟留學生比重、培養東盟高級人才規模和開設小語種數量。依託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建立與東盟大學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
五是要堅持環境美校,建設美麗校園。環境育人,這是大學的重要功能。一流大學一定要有一流的環境。廣西大學的校園從整體規劃到建設管理水準都必須有一次大的提升。2018年是廣西大學建校90週年,我們將制定高水準校園規劃,下大力氣建設,花大工夫整治,爭取百天新變化,半年新提升,一年新形象,三年新面貌,以美好的校園面貌獻給建校90週年。
六是堅持依法治校,建立現代大學治理體系。要強化法治思維,落實高等教育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形成決策和文件的合法性審查機制。依據廣西大學章程,制定和完善教學、科研、人事、財務、學生管理、後勤等自主管理的制度規範,建立健全各種辦事程式、議事規則。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擴大黨務校務公開,建立和完善各類資訊公開制度,拓展校領導聯繫師生員工的渠道,擴大群眾有序參與,加強協商議事。要完善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在制定事關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制度和決策中的重要作用,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共青團、學生會等在民主決策機制中的作用。
實現上述任務,必須強化一個保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落實各級組織管黨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底線、紅線、高壓線”意識,真正把“四個必須”“八條規範”“六大紀律”等內化於心、外化于行。要強化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和完善任期目標責任制,讓“真正有激情想幹事、有思路能幹事、有創新幹成事”的幹部在“雙一流”建設的關鍵崗位上發揮作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用人導向和治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