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吉林:金融創新讓養豬戶腰包鼓起來

  • 發佈時間:2016-03-09 22:30:1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在吉林省洮南市,農民張軍向記者盤算著自己一年的養豬收成,“掙了5萬多,打算買個大電視,熱熱鬧鬧過春節。”除了張軍,還有1000多名農民和他一樣樂呵呵地打著“如意算盤”,他們都是吉林雛鷹農牧有限責任公司的養殖戶。

  和以前農戶養殖“單打獨鬥”不同,張軍和他的農民朋友們是“一盤大棋”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背後,是吉林省著力創新的農村供應鏈模式:企業+養殖合作社+養殖戶,輔以養殖企業的有力擔保,每個農戶都能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援。

  冬日東北,天黑得早。下午5點多,洮南市郊外就已是漆黑一片,與雛鷹公司燈火通明的養殖車間形成鮮明對比。熱鬧的“豬圈”裏,1個工人都沒有,“全是自動化作業。”吉林雛鷹農牧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建甫向記者介紹説。

  公司總控室的螢幕上,監控著養殖車間各個角落,清理、喂食、換氣……都是自動操作。這樣的高標準豬舍,建設資金都來自於工商銀行白城分行的“雛鷹貸”——這種結合雛鷹公司發展特點打造的專屬信貸産品,對養殖、屠宰、銷售等上下游主體進行信貸投放。

  “截至去年末已投放貸款1.7億元,預計到今年末將投放15億元,屆時將出欄生豬150萬頭,安排就業5600人。”工商銀行白城分行行長王文説。

  在許多金融機構眼裏,“家財萬貫、帶毛不算”是養殖業項目貸款難的最好寫照,活體抵押有太多制約,一場瘟疫就可能讓抵押物全部損失。

  是什麼敢讓金融機構如此“大手筆”支援養殖?王文認為,公司、農戶、金融機構之間的三方協作,環環相扣抵押,有效破解了難題。

  “公司是貸款主體,一方面吸引農戶加入,一方面與金融機構對接,用優質資産獲得資金支援。”劉建甫説,除了豬舍等固定資産抵押,農戶繳納的保證金和公司自有資金一起構成資金池,既能讓金融機構放心貸款,又能在個別農戶難以還款時對銀行先行代償。

  但這並不意味著農戶可以“躺著掙錢”。“銀行的款項由公司統一撥付給合作社、農戶,而且必須用在養殖中。”劉建甫説,銀行、企業、農戶簽訂三方協議,形成利益共同體,向著一個目標使勁,整體風險更加可控。

  缺啥買啥,當場結清,規避了農戶將資金挪作他用的風險。雛鷹公司給參與農戶進行全流程的養殖培訓,對産品統購統銷,“必須得好好幹,按照規定流程養殖,讓豬仔符合收購標準。”1位養殖戶説,要不然就會被公司“清退”,既白忙活,還賺不到錢。

  對於收益,劉建甫胸有成竹。從飼料生産到肉産品加工,雛鷹公司將生豬産業鏈不斷拉長,前端成本降低,後端附加值提升,“抻直”了豬肉價格的漲跌週期。一批豬4個月出欄,一年3批,幹好的農民年收入能達到七八萬元。“收入比種玉米高了好幾倍。”張軍説,“今年春節換個電視,明年興許就能添臺小轎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