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位大學校長眼中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 發佈時間:2016-03-07 05:32:0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會速遞

  兩會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政策餘熱未散,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科技成果轉化。我國高校一直被認為科技成果轉化後勁不足,效果不夠顯著。關於這一話題,大學校長們怎麼看?兩會上,華北電力大學、南開大學、上海大學三位校長髮表了各自的看法。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不是每一個成果都可以轉化”

  “恕我直言,不是每一個成果都可以轉化,也不是説沒有轉化的就不是成果。”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認為,談科技成果轉化之前,首先要對科技成果有正確的認識。

  劉吉臻説,人們往往把這個問題簡單化,認為所有的成果都應該轉化,實際上有的成果暫時並不具備轉化的條件,而這並不等於它們沒有價值。“我是搞電力的,假如我搞出一個非常智慧化的家居控制技術,但是現在冰箱和空調還沒有實現智慧化,它可能現在沒有轉化價值,但不意味著這項技術以後也沒有用。”

  劉吉臻認為,應該辯證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強求每個成果都轉化,最重要的是培育産學研相結合的鏈條,讓可以轉化的成果順利轉化。”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不要把基礎與應用對立起來”

  “過去我們不重視與企業的橫向合作,現在新政策的導向是扭轉這個趨勢。”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説。

  高校科研人員傾向於將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出來,而較少考慮企業的需求。對於這個問題,龔克認為,發表論文體現的是學術要求,科技成果轉化體現的是應用要求,“現在的政策導向並不是要把兩者對立起來,而是盡可能地將兩者結合。”龔克説,這個問題類似于高校應該重視教學還是重視科研,而真正好的學校是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同理,科技成果轉化這個問題,也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不能簡單地用一個否定另一個。”

  對於高校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龔克認為最關鍵的是“兩步走”:第一步,應用型研究要注重選題貼近需求;第二步,技術研發出來後,進一步與産業合作進行深度研發。

  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高校的激勵機制得改一改”

  “其實在新政策出來之前,我們學校科研人員搞橫向合作,經費剩餘部分高達60%都歸個人。”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説,即便如此很多科研人員依然對橫向合作“不感冒”。

  在金東寒看來,科研成果轉化不能單純依賴政府層面的政策,高校也應有所作為。

  他認為,科研人員橫向合作的積極性不高固然與其學術追求有關,但主要問題是高校的激勵機制有問題:高校教師申請國家項目或發表論文,在參加學校考核時獲得的分數高,有利於評職稱;橫向合作則在學校的考核機制中無足輕重。“所以對於高校而言,最根本的是改革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機制。”金東寒説。

  怎麼改?金東寒認為,首先科研人員與企業橫向合作也要在考核機制中有所體現。此外,要鼓勵科研人員和學院抱團與企業合作,而不是單打獨鬥、小打小鬧。“組團合作又會涉及到考核機制改革的問題,這都需要慢慢摸索。”金東寒説。(科技日報北京3月6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