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需要怎樣的眾創空間

  • 發佈時間:2016-03-07 05:31:2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投資大咖談雙創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推動下,全國創業氛圍進入前所未有的高漲狀態。為早期創業提供重要支撐的眾創空間發展迅猛。而近期,一些“眾創空間進入倒閉潮”“做孵化器的比創業者更多”的觀點充斥各種新媒體。似乎,我國眾創空間的發展已進入飽和狀態,並將面臨滅頂之災。

  中國眾創空間數量真的過剩了嗎?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將近3000家,眾創空間2300多家。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3000家的數量應該説是比較紮實的。那麼,2300家眾創空間數量多了嗎?恐怕也不能這麼講。中國有2000多個縣,2000多所高校,每年有700萬大學畢業生,每年經濟增長總量等同於一個中等發達國家。與越來越多投身創新創業的群體的需求相比,眾創空間的數量也難言過剩。

  那麼,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對眾創空間憂心忡忡呢?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眾創空間?

  從行業現狀來看,目前,我國管理最多孵化面積的是聯合辦公空間與常規孵化器。聯合辦公空間的核心是創業地産。在美國,只有Wework等少數機構採取大規模聯合辦公空間模式。在中國,以聯合辦公空間的創業地産模式運作的機構很多。幾乎在每個區域,都有管理著幾萬甚至幾十萬平方米規模的孵化器運營商。數千家普通孵化器的經營模式大同小異,增值服務少,服務能力一般。這正是我國的眾創空間要解決的癥結所在。

  在美國,最優秀的孵化空間是加速器。他們往往對行業有深刻理解,吸引了最優秀的創業者,投資和孵化相結合,並匹配Mentor(教練)、行業生態等資源。矽谷成功加速器的創始人,一般是有豐富産業經驗、資源眾多、有情懷、熱愛創新的成功人士,其成功往往經歷了三年到五年沉澱。在矽谷,加速器和孵化器最核心的區別在於是否具備幫助創業者加速成長的能力。這與國內主要按照企業發展階段劃分加速器與孵化器不同。美國模式的加速器在國內只有少數幾家。這正是我國眾創空間需要學習和強化的。

  經歷了2014年和2015年的創業熱潮,可以預見2016年將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少數孵化空間遇到困難或倒閉是很正常的,更多眾創空間處在健康發展態勢下。運營眾創空間,短期內微利甚至虧損是正常的,這就需要政府和各界的持續扶持。在我看來,下一步,我們應該重點支援能夠有效促進創新,能夠發現、培養、幫助優秀創業項目快速成長的加速器以及專業孵化器、創新型孵化器等。期待2016年成為眾創空間的提升之年。

  (作者係AC加速器CEO,天使成長營發起人,中關村天使投資聯盟秘書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