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1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面推進“五大攻堅戰” 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 發佈時間:2016-03-05 03:32:1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江東洲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

  “十二五”期間,廣西德保縣在科學發展道路上闊步前進。5年來,德保縣全面推進生態工業縣、特色農業縣、旅遊文化縣、山水宜居縣、平安和諧縣“五大發展戰略”,綜合實力增長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

  作為廣西百色生態型鋁産業重要示範基地之一和後發展欠發達的貧困縣,德保縣如何繼續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日,科技日報記者為此採訪了廣西德保縣委書記藍樹東、縣長石永超。

  立足後發展、欠發達縣情 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記者: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是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作為百色乃至廣西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德保縣近來的發展有哪些亮點?

  藍樹東:後發展、欠發達是德保的基本縣情,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本途徑還是加快發展。經過這幾年的加速發展,德保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後發展、欠發達的基本縣情依然沒有改變。按照2020年全國當年平均水準測算,後五年德保縣GDP、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速要比全國、全區、全市更高。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德保這樣“歷史欠賬多”的地方,應該排除萬難,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德保任務更重,壓力更大,我們必須付出百倍努力,必須保持較快發展速度。

  回首極不平凡的“十二五”,我們經歷了次貸危機、特大旱災、節能減排等嚴峻考驗,也收穫了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成功喜悅。這五年,全縣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全部工業總産值突破100億元,是2010年的1.65倍;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是2010年的1.39倍;地區生産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是2010年的1.66、1.70、1.95、1.49和1.83倍。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十二五”預期目標。這五年,全縣産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以鋁為主、多業並舉”的工業發展格局逐步成型,縣工業集中區獲評“自治區A類産業園區”;烤煙、甘蔗、水果、蔬菜、田七種植和林下養殖六大産業齊頭並進;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産業蓬勃發展,吉星岩景區、紅葉森林公園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鑒河水利風景區入選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52.8%。這五年,全縣基礎設施發生根本性變化。田德鐵路(德保段)、德靖鐵路(德保段)、百靖高速公路(德保段)建成通車,結束了德保縣不通鐵路、高速路的歷史;“四橫八縱”的城市路網基本形成;城鄉居民用水、用電等問題有效解決;先後獲評“廣西衛生縣城”、“廣西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這五年,全縣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民生支出73.43億元,佔總支出82.31%,其中教育支出20.62億元,農林水支出12.47億元,社會保障支出11.3億元,醫療衛生支出9.13億元,文化體育支出1.5億元。全縣185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廣播電視、村村有籃球場、村村有衛生室目標。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稱號。

  全面推進“五大攻堅戰” 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記者: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德保今後5年的奮鬥目標和全縣人民的共同期盼。對於德保縣來説,具體有何發展思路?

  藍樹東:未來五年,是德保縣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我們將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和沿邊開發開放,大力實施脫貧、工業化、“三産”提升、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確保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體發展思路是:統籌城鄉發展,奮力在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基本形成産業結構合理、有特色、可持續的縣域經濟體。

  圍繞到2020年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全面推進“五大攻堅戰”:

  一是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八個一批”和“十大行動”,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産業,集中力量解決貧困突出問題。到2019年,全縣現行標準下的7.0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2020年,8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摘掉貧困縣的“帽子”。二是工業化攻堅戰。深入開展“工業二次創業”,以技術改造、兩化融合、綠色發展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支柱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德保工業升級版。到2020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産值達到180億元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3億元以上。三是“三産”提升攻堅戰。實施第三産業提升發展工程,促進三産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準提升。重點發展旅遊業,主動融入靖西旅遊商圈,提升品牌品質。積極發展現代物流、資訊服務、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新産品新業態。力爭“十三五”期末,第三産業增加值達到32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2%。四是城鎮化攻堅戰。有機融入百色“四地一帶一樞紐”及自治區桂西“三核四帶七組團”的空間開發格局。轉變城建觀念,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建設。實施城鎮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城鎮市政設施,實施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重點工程。大力推進農村道路硬化、供水排水、綠化美化、環境衛生、物流配送等建設,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用。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加快構建功能配套、智慧高效、安全便利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重點圍繞産業、城建、交通、水利、電力、民生、資訊等領域,實施一批既能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能支撐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推動全縣重大基礎設施成網、成型、成體系,進一步增強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辯證應對新常態 科學把握經濟發展形勢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我們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德保作為後發展欠發達的貧困縣,應該如何看待當前的發展形勢?

  石永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推進今年的工作,關鍵是要準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和德保發展走勢。從有利條件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重大舉措,實施更加積極有力的財政政策,適度擴大赤字規模,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精準産業政策,這些將為今年發展帶來巨大的政策紅利。自治區黨委、政府就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十三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給全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百色在發展上迎來了國家和自治區多種戰略、多種規劃、多種政策疊加的重大機遇;市委、市政府圍繞基本建成左右江革命老區核心城市和全面脫貧奔小康,提出了“三中心兩區一市”發展定位,這些政策都會給德保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和增長空間。德保優勢産業也迎來利好機遇,去年出臺的《廣西鋁産業二次創業中長期方案》明確將德保煤電鋁一體化、再生鋁和高強度鋁材加工3個項目列入規劃建設項目表;百色區域電網的建成,鋁工業電價將有望從0.6元降至0.3元左右;機械製造、碳酸鈣、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興産業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工業強勁帶動下,德保縣經濟仍然可以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

  從困難挑戰來看,國際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充滿變數,全球經濟仍然呈現低速增長的疲弱態勢。未來一段時間內,“三期疊加”的特徵會更加明顯,發展動力青黃不接、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會更加突出。就德保自身而言,我們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更艱巨,主要表現在:一是産業結構有待優化,目前德保縣三次産業結構為13.7:61.7:24.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3%、67.5%和25.2%,經濟增長動力轉換進展較為緩慢;二是工業企業經營困難,受大經濟環境影響,工業産品價格持續低迷;三是扶貧工作壓力巨大,目前全縣還有7.03萬貧困人口。總之,在機遇和挑戰面前,我們只有積極搶抓重大發展機遇,科學應對困難和挑戰,解放思想,破舊立新,依託優勢,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才能在經濟新常態下成功突圍和破局,走出一條符合德保全面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 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記者: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於德保縣來説,不僅要努力增加經濟總量,同時要努力提高經濟發展品質。當前要抓好哪些工作?

  石永超: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5年的時間,已經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崇尚創新,在結構性改革中實現發展動力轉換。堅持創新發展,就是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避免走動力衰退、低水準迴圈的“平庸之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做好“短轉長”文章,做好“散轉聚”文章,做好“舊轉新”文章。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擴大規模發展優勢種養業,更新觀念轉變農業經營模式,加大投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電子商務提速發展,多元化發展金融服務業。

  二是注重協調,在補齊“短板”中實現整體發展。堅持協調發展,就是要強調“全面”,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避免走顧此失彼的“失衡之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打響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以項目建設帶動區域、鄉(鎮)和鄉村協調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切實增強縣城帶動功能,統籌發展中心城鎮。堅持兩個文明並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促進,努力實現“文化小康”。

  三是倡導綠色,在改善生態環境中實現永續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保證“可持續”,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避免走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透支之路”。推進綠色德保建設,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環境綜合治理。

  四是厚植開放,在內聯外通中拓寬發展空間。堅持開放發展,就是深度融入區域發展,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避免走畫地為牢、自我設限的“封閉之路”。主動融入沿邊開發開放,深入推進區域合作共贏,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

  五是推進共用,在保持社會公平正義中實現穩定發展。堅持共用發展,就是著力增進人民福祉,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避免走貧富分化、社會不穩的“風險之路”。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平安和諧建設,協調發展其他各項社會事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