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項目加速擴張 融資模式廣受關注
- 發佈時間:2016-03-04 16:30:0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上海3月4日專電 題:PPP項目加速擴張 融資模式廣受關注
新華社記者楊溢仁
來自財政部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項目庫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共有7110個PPP項目被納入綜合資訊平臺,總投資需求達82903.03億元。記者注意到,近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市場,PPP的關注度與日俱增,融資模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PPP模式是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為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者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由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共同承擔責任和融資風險的夥伴式合作模式。從全球的經驗看,PPP是一種較佳的項目安排形式,其最大的意義不僅在於彌補資金缺口,還在於提升公共産品管理的效率和資本配置的效率,特別是在基礎建設投資領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指出,解決投資資金不足的問題,不僅要靠公共資本的先導作用,也要充分調動私人資本的積極性。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不論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還是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其過程中都會産生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需求,在政府債務受限的情況下,以政府為主導的融資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引入社會資本是必須的選擇。
“再就社會資本來説,參與PPP項目能獲得穩定且長期的收益。”上海元亨祥基金集團首席執行官程芳並稱,“現階段,房地産不再是無風險投資標的,製造業處於去杠桿、去産能階段,實體部門面臨資産配置荒,而PPP項目的收益較為穩定,且回報期限長,能鎖定未來收益。這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長期投資者而言是較為理想的投資標的。”
據業內專家測算,我國一年有超過10萬億元的公共建設或服務需求,按照國際慣例,其中10%-15%採用PPP模式,這意味著未來10年國內PPP市場的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
當然,客觀來説,由於PPP模式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管理層仍需就相關政策、法規、制度等多方面予以改進和完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我國應從多方面著手,進一步完善PPP市場的發展。首先,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包括給予靈活的激勵政策、建立政府信用約束機制、培育有資質的運營商。其次,提升地方政府的實施能力,包括作為“合作者”的專業能力、準入監管能力、績效監管能力。再者,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快PPP上位法的研究和立法工作,明確PPP稅收優惠和土地相關政策等等,完善制度控制潛在風險。
總而言之,國內的PPP市場在政策推動、地方融資需求上升、“一帶一路”戰略等因素的影響下,已然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未來將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的參與和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