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消毒+修復調理重啟土壤活力

  • 發佈時間:2016-03-03 08:30: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土壤是萬物生長之源,但近年來特別在經濟作物區,重茬連作致使土壤酸化、板結、土傳病害等問題加重,造成農業減産,農産品品質下降,農民不得不加大化肥農藥用量,直接影響了農産品品質安全。在難以實現土地輪作休耕的情況下,為控制日益嚴重的病蟲害,農民往往對土壤加大消毒力度和強度,結果造成惡性迴圈。近年來,一種綠色的土壤消毒修復新産品和新技術開始走上生産前臺,讓土壤恢復活力和生機。

  近年來,我國生薑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在山東安丘市,生薑已成為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和經濟支柱産業,種植面積約20萬畝。因為多年連作種植,致使生薑病蟲害不斷加重,如莖腐病、斑點病和姜瘟病等發病率一般為20%~40%,高的可達70%,已成為制約生薑産業最大的發展瓶頸。

  在連作重茬的生産方式下,農民為控制病蟲害往往對土壤採取傳統的熏蒸消毒,主要使用甲基溴、氯化苦、過硫酸鈉、高錳酸鉀等産品。這些産品要麼毒性強、對操作人員有危害,要麼消毒效果不理想。更主要的是,在消殺病蟲害的同時,將適宜植物生長的有益菌群也一同殺死,使土壤失去了活性。去年開始,山東僑昌農化集團僑信生物科技公司推出新型“消毒+修復調理消減連作障礙全程解決方案”,探索了用二氧化氯為土壤綠色消毒的新方法。

  1

  安全無殘留操作靈活簡便無風險

  當前,利用氯化苦等有機消毒劑熏蒸是主要的土壤消毒方式,這種方法最主要的問題是消毒成本較高,消毒劑毒性較強。昌樂縣農資經銷商王小芹告訴筆者,昌樂縣營丘鎮土埠村姜農張士軍,原來使用傳統方法進行土壤消毒時,一次看消毒完覆蓋的薄膜被風吹開了,想抻平了再壓上土,可剛一抻角立刻被氯化苦嗆暈,多虧了旁邊有家人把他拖離消毒現場,才撿回一條命。所以聽説有了土壤消毒綠色新産品,張士軍第一個到府嘗試。

  據了解,傳統熏蒸消毒操作麻煩,需要穿戴專業防毒服、防毒面具,使用專用的設備,幾個人才能完成操作。施藥後需要立即覆0.04mm以上厚度的薄膜,防止藥劑揮發散失。熏蒸2~3周後才可揭膜,敞開散氣視氣溫需要15~20天以上才能正常種植,對土壤墑情要求嚴格,並且毒性高、對幹活的人危害大,每畝消毒成本在2000元左右。

  而二氧化氯消毒一個人就可以簡單輕鬆完成,配置母液後靜置15~20分鐘,隨水衝施或噴灌即可,間隔24小時就可以補菌定植,可以比傳統消毒方式多出一季作物。而且操作相當方便,自己隨時可以消毒、補菌、調理。

  該方案技術顧問盛建維介紹説,二氧化氯,能有效滅菌、滅病毒,低毒、環保、無殘留,可用於自來水消毒,非常安全。現使現配即可,在水裏混合均勻灑入地,對土傳病害可澆灌,氣傳葉面病害可噴灑。而且對人參、三七等多年生作物可在生長中間補殺,這是其他消毒産品所不具備的。“它用於農業消毒其濃度和反應時間非常重要。技術人員只要教姜農走一遍程式,姜農就很容易掌握接受。其基質置換,條溝有機肥施用,補充菌群一整套應用仍低於傳統方法成本600~700元。”

  2

  “有殺有補”讓土地不再“負債經營”

  “連作生産的大姜一旦得病會一片一片地死,姜農幾乎談病色變,很多姜農存在誤區,認為一殺解百病。農民只注重殺菌消毒、壓住病害,卻忽略了對土壤的修復和調理,結果把土壤裏微生態平衡徹底打破了,讓土壤長期‘負債經營’。”僑昌生物科技公司科技服務經理傅體國告訴筆者,土壤是有生命的,微生態平衡被打破,土壤也就不健康了。現在土壤裏的微生物、蚯蚓等都很少了,因此,要引導姜農在土壤消毒的同時要合理修復與補充微生物,做到“有殺有補”,讓土壤恢復微生物的平衡。就好比人治療腫瘤,做化療把身體裏的好細胞和壞細胞同時殺掉了,需要重新補充營養,吃提高免疫力的藥,是一個道理。

  怎麼殺?怎麼修?如何補?盛建維説,土壤消毒加修復就是先用二氧化氯給土壤消毒,然後投入栽培基質,二次投入防護性生物製劑,在生薑定植後,補充進專門的有益菌。這一整套解決方案,對連作種植造成的各種土傳病害更具針對性。這其中,“一補”尤其重要,補充有益菌如多粘類芽孢桿菌等8大生物菌群,抑制有害菌,可以控製作物病害發生幾率,使增産更具保障。

  “可能補充修復需要一年或幾年,最終讓有益群菌佔絕對優勢,補充後肥藥可以節約30%以上。濰坊一帶原來一畝姜田要用複合肥200公斤以上,現在只用120公斤,成本降了一大塊兒,而且大姜産量高,品相也好。我們試驗的露地大姜畝産可達1.5萬斤左右,大棚姜可以達到2萬斤以上,而未經修復的連年重茬地只有8000~10000斤,嚴重重茬的地産量只有四五千斤。”傅體國説。

  安丘市德祥成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孫大勇介紹説,合作社去年開始使用土壤修復調理技術。經測定修復后土傳病害的防治率在95%以上,大姜增産20%以上。昌邑、安丘一帶姜地化肥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酸性增強,土壤pH值普遍低於5,影響生薑生長,通過調理使土壤達到生薑需要的5.5~6.5pH值。

  3

  消減重茬障礙地仍連作但似“輪作”

  安丘市王家莊街道趙疃村趙連憲是村裏第一批使用新方案的三戶姜農之一。“我這兒土質不好,以前是梯田地,一畝也就産個七八千斤,這頭回種的姜産量過了一萬二千斤。”老趙種了20年姜,他感覺這快薄地數今年長得最好。

  安丘市石堆鎮趙家下坡村姜農趙志建去年在3畝姜地試驗了這種新的土壤消毒修復技術,經實地測産在兩萬斤左右,比旁邊的對比田增産近30%。這一明顯的對比,讓前來觀看的姜農們嘖嘖稱讚!

  趙志建説,第一年叫新茬,第二年叫迎茬,第三年就叫重茬。嚴重時,有的姜地第二年病害就大面積發生了。當下規模農業,特別是設施農業連作病害再嚴重也不可能換大棚。既然大棚換不了,只能運用科學手段為土壤修復調理,在同一個大棚、同一塊地讓本不能輪作的土地“輪作”起來。

  傅體國説,像昌樂縣阿坨鎮明河村、土埠村,姜、番茄種植面積都在2000畝以上,採用全程配套方案後,青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疫霉病等土傳病基本沒有發生。現在老百姓找到府要轉變消毒和生産方式,他們認識到這個非常方便,消毒完48小時就可以種,傳統的方式連熏帶晾地要一個多月,甚至兩個月種不了,整整耽誤一季。

  僑昌集團董事長王春源説:“土壤消毒、修復方案不僅在大姜生産上可行,在草莓、番茄、黃瓜、大蒜、西瓜、三七、人參等作物的試驗上都非常成功。目前,集團正在黃河入海口對強鹼土壤進行調理試驗而且初顯成效。”王東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