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漁村新變化
- 發佈時間:2016-03-02 08:30:39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佩
新春走基層,是一次記者了解鄉村、傾聽基層聲音的好機會。今年,我漂洋過海回到了故鄉——浙江省嵊泗縣。嵊泗是個海島縣,也是傳統的漁業縣,但隨著漁業資源的匱乏以及保護的需要,近年來,旅遊業逐漸成為新的産業。而在傳統漁業村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中,鄉村文化建設則成為另一個要義。
回到海島當天,我得知,漁家樂特色村、素有“東海漁村”之稱的田岙村將首次舉辦自己的鄉村春節聯歡晚會,10個節目全部由村民自編自演。晚上6點,我提前趕到該村,表演從6點半開始,演到9點多,夜晚的海島氣溫很低,可400多位村民冒著嚴寒興致高昂地看完了整場晚會。
晚會結束後,我採訪了村民和村幹部。村支書張志燕向我坦言,這幾年,隨著漁家樂的開辦,當地漁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而對精神文化訴求也就越來越高。一方面,他們需要接地氣的適合他們的文化産品來豐富自己的閒暇生活,像這樣自編自導自演的晚會演出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另一方面,相對於其他群體,漁村居民的整體文化素質不高,也需要一些知識和技能培訓來幫助提升,當然也可以借此提高漁家樂的服務水準。
能有機會看到海島上獨具特色的“村晚”,並近距離地與村民、村幹部聊天,傾聽他們的感受,並作回顧和展望,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採訪和體驗。在漁村的幾天,我真切感受到,在轉型發展的今天,富裕起來的漁民對文化的渴求和需要。事實上,漁村若想可持續發展,僅僅依靠傳統的漁業、或者同質化競爭相當激烈的民宿産業必然不夠,必須要尋求特色,在文化傳承上下功夫,打出鄉村品牌。值得欣慰的是,當地的村幹部對鄉村未來的發展有著很清晰的思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未來不僅打造海島漁民畫創意體驗館,還會打造海島記憶的歷史檔案館,真正在文化上做足文章。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