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集團發佈2015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
- 發佈時間:2016-03-01 18: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日訊 今日,國內最大的自營電商企業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佈了2015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2015年全年交易總額達到4627億元人民幣(約714億美元),同比增長78%。2015年全年凈收入為1813億元人民幣(約280億美元),同比增長58%。
2015財年四季度和全年業績要點
2015年第四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14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2015年第四季度京東核心交易總額(Core GMV,即交易總額除去拍拍的交易額)同比增長79%,達到1432億元人民幣。2015全年交易總額達到4627億元人民幣(約714億美元),同比增長78%。2015全年核心交易總額同比增長84%,達到4465億元人民幣(約689億美元)。
2015年第四季度凈收入為5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第四季度服務和其他項目(主要來自於電商平臺業務)的凈收入為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2015全年凈收入為1813億元人民幣(約280億美元),同比增長58%。2015全年服務和其他項目(主要來自於電商平臺業務)的凈收入同比增長110%。
2015年第四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76億元人民幣,主要源於拍拍網減值、以及本季度對部分投資確認的減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6.562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率為-1.2%。2015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8.505億元人民幣(約1.313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率為-0.5%。
核心業務年度活躍用戶數由截止2014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的9060萬增長至截止2015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的1.55億,同比增長71%。截止2015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排除京東金融和O2O的單獨用戶,京東商城年度活躍用戶數增長至1.536億,同比增長70%。
2015年第四季度核心業務的訂單量為4.178億,與2014年第四季度2.087億相比,同比增長100%。 2015年第四季度通過移動端渠道完成核心業務的訂單量約佔總核心業務訂單量的61.4%,同比增長超過230%。2015全年核心業務的訂單量為12.631億,與2014年6.519億相比,同比增長94%。
“第四季度公司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先生表示,“中國的中産階級消費者對品牌和品質的需求日益提升,而京東也因提供了最值得信賴和最便捷的電商購物體驗,贏得了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在我們持續努力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同時,很多頂尖品牌也日益看重京東高品質的用戶、正品行貨的聲譽和行業領先的物流網路,我們與這些品牌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
“2015年四季度,京東的核心業務京東商城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在把控運營效率的前提下,凈收入遠超我們的預期。”京東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先生表示,“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我們將繼續保持對快速增長的新業務的投資,同時提升我們核心業務的盈利狀況。隨著中國中産階級的成長,我們期待未來一年將持續穩健的增長。”
最新業務發展
2016年2月,京東在紐約時裝周舉辦時尚發佈秀,彰顯京東在中國時尚領域的實力突飛猛進。隨著中國消費者時尚和品牌意識不斷提升,京東對品質和服飾時尚全球趨勢的把握得到中國消費者的普遍認可。
京東秉承正品行貨和高效的物流,吸引了包括寶潔和日本領先的電子商務公司樂天等高品質品牌入駐京東。第四季度,寶潔升級與京東商城戰略合作,旗下高端護膚品牌SK-II攜全係産品入駐京東自營平臺, 日本樂天在京東跨境電商平臺京東全球購上開設官方旗艦店進行試運營,目前主營品類包括美粧、零食及保健品等。
京東與中國流行的運動服裝品牌李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特定區域為李寧提供産品到門店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此次雙方的強強聯合,將讓李寧在庫存配置、運營效率等方面得到全面優化。
2016年1月,京東金融宣佈獲得來自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的投資人的投資,融資金額66.5億人民幣。此輪融資對京東金融的估值為466.5億人民幣。本次融資交易於2016年3月1日完成。京東集團仍將控制京東金融多數股權。
京東集團O2O平臺京東到家與中國領先的超市連鎖永輝超市共同宣告雙方的業務合作落地。截至2016年2月29日,京東到家同5個城市的56家永輝超市門店合作,為客戶在永輝超市的訂單提供兩小時送達服務。目前,京東到家已在中國12個主要城市為消費者提供O2O服務。
第四季度,京東不斷提升在中國電商領域中自建物流的領先地位。截至2015年12月31日,京東在全國運營213個大型倉庫,覆蓋全國50個城市,總面積約40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6個自建亞洲一號倉庫。京東運營的配送站和自提點達到5367個,2015年超過85%的自營訂單實現當日和次日達配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京東第三方平臺共駐有約99000個商家。截至2015年12月31日,京東共有105963名正式員工。
2015年第四季度財務業績
核心交易總額和凈收入
2015年第四季度核心交易總額為1432億元人民幣(約221億美元),同比增長79%。2015年第四季度線上自營與第三方平臺核心交易總額分別為787億元人民幣與645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第四季度分別增長了63%和103%。2015年第四季度電子與家電産品的核心交易總額為701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第四季度增長66%,同時日用商品及其他品類商品的核心交易總額為731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第四季度增長92%。與佔2014年第四季度47.4%相比,2015年第四季度日用商品及其他品類商品核心交易總額佔核心交易總額比例上升至51.0%。
2015年第四季度京東凈收入為546億元人民幣(約84億美元),同比增長57%。本季度核心交易總額與凈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2015年第四季度京東活躍用戶數及完成訂單量的增長。京東2015年第四季度線上自營業務的凈收入同比增長54%,來自於服務項目與其他項目的凈收入同比增長101%,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快速擴張的京東商城第三方開放平臺業務,廣告服務以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務。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凈虧損)
相比去年同季度5億元人民幣的凈虧損,2015年第四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76億元人民幣(約12億美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的增長主要源於2015年12月31日拍拍網停止運營帶來的相關商譽和無形資産減值、以及本季度對部分投資確認的減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2015年第四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6.562億元人民幣(約1.013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8380萬元人民幣。
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利潤/(凈虧損)
2015年第四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5.57元人民幣(約0.86美元),2014年第四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0.33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2015年第四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0.48元人民幣(約0.07美元),2014年第四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利潤為0.06元人民幣。
2015年全年財務業績
核心交易總額與凈收入
2015全年核心交易總額為4465億元人民幣(約689億美元),同比增長84%。2015全年線上自營與第三方平臺核心交易總額分別為2556億元人民幣與1909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全年分別增長了60%和129%。2015全年電子與家電産品的核心交易總額為2289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增長65%,同時2015全年日用商品及其他品類商品的核心交易總額為2176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增長109%。與佔2014全年42.8%相比,2015全年日用商品及其他品類商品核心交易總額佔核心交易總額比例上升至48.7%。
2015全年京東凈收入為1813億元人民幣(約280億美元),同比增長58%。本年度核心交易總額與凈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2015年全年京東活躍用戶數及完成訂單量的增長。京東2015全年線上自營業務的凈收入同比增長55%,來自於服務項目與其他項目的凈收入同比增長110%,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快速擴張的京東商城第三方開放平臺業務,廣告服務以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務。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凈虧損)
相比去年50億人民幣的凈虧損,2015全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94億元人民幣(約14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2015全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8.505億元人民幣(約1.313億美元),去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627億元人民幣。
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利潤/(凈虧損)
2015全年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6.86元人民幣(約1.06美元),2014全年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10.71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2015年全年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虧損為0.62元人民幣(約0.10美元),2014年全年每股美國存托憑證凈利潤為0.30元人民幣。
2016年第一季度業績預期
京東預計2016年第一季度凈收入介於530億元人民幣至550億元人民幣之間,同比增長約為45%至50%之間。此預期體現了京東當前的初步預期,可能會發生改變。